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1)小明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甲所示,则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②用天平测量空烧杯

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1)小明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甲所示,则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②用天平测量空烧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
(1)小明采用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甲所示,则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②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25g;③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g。
(2)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_ g,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3) 用该实验方案得到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__________。
(4) 若要减小由于实验方案不合理而带来的误差,(1)中实验顺序应该调整为______。

答案
(1)30   49 (2)24   800 (3)偏小 (4)③①②
解析

试题分析:密度测量是根据来测量的,利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利用量身测出液体体积即可。根据(1)中步骤,先利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再利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从而算出液体的密度。但液体具有粘滞性,不容易倒干净会有残留,会使测得的液体的质量偏小,测得的液体密度偏小。实验改进可以利用剩余法测量,先在烧杯内放入待测液体,测出总质量为m1,把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为V,最后测出烧杯内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则液体的密度为
举一反三
晓松在参观一个容积为5×103m3 粮仓时,想知道这粮仓能装多少质量的稻谷,于是他取一小包稻谷作样品,进行了以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2)取适量稻谷倒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称量标尺上的_____,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稻谷质量为______g,将这些稻谷倒入量筒中压实,测出它的体积为40 cm3
(3)稻谷的密度为______g/cm3,这个粮仓大约能装______kg的稻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
(2)图(a)中A—F为测量小石块质量、体积过程中的几个情境,有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排除错误后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
(3)图(b)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g;
(4)由E、F过程可知,当量筒中水静止时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mL,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圆柱体的密度。把圆柱体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圆柱体的质量是________g;圆柱体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cm3,圆柱体密度是________g/cm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在户外捡到一颗漂亮的小石头,回家后他利用一把刻度尺,一条
细线,一个厚底薄壁圆柱形的长杯子(杯壁厚度不计)和一桶水来测
这颗小石头的密度。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长杯子中装入适量水,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深度h1
(2)将杯子放入桶内的水中,使杯子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子露出水面的高度h2
(3)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并放入杯内水中,杯子继续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子露出水面的高度h3
(4)                                           
(5)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仪器叫   ,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后,发现指针如图(a)所示,这时应把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把某矿石放入它的左盘,使它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   克,如需测出该矿石的密度,还需测量该矿石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