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总是有目的,晓明同学做了下列三个实验.(1)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后,铃声听不见;(2)把纸屑放在正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上下跳动;

实验总是有目的,晓明同学做了下列三个实验.(1)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后,铃声听不见;(2)把纸屑放在正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上下跳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实验总是有目的,晓明同学做了下列三个实验.
(1)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后,铃声听不见;
(2)把纸屑放在正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上下跳动;
(3)用硬纸片刮塑料梳子的梳齿,刮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你认为,以上三个实验分别说明了什么物理知识?
实验(1)说明了:______;
实验(2)说明了:______;
实验(3)说明了:______.
答案
(1)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干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2)因为喇叭发声时,纸盆在振动,所以会看到碎纸屑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拿一薄塑料片,让它在梳子的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的发出声音的音调高.说明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
故答案为:(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
举一反三
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琴弦在______,声音要靠______传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指声音的音调高,可能导致人失去听力
C.“闻其声知其人”意思是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了固体能传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请举出一个发声体在振动的事例:______.
题型:黑龙江难度:| 查看答案
大量事实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题型:南宁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个成语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
A.芳香四溢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B.立竿见影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C.孤掌难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振振有词物体振动发声
题型:宁安市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