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棋子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甲棋子,都可以使乙棋子与甲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她进一步测量两棋子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如下

如图,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棋子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甲棋子,都可以使乙棋子与甲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她进一步测量两棋子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如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棋子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甲棋子,都可以使乙棋子与甲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她进一步测量两棋子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如下: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甲到玻璃板的距离/cm乙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33
255
377
(1)无论怎样移动点燃的甲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都可以使乙蜡烛与甲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所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由实验1、2、3三次实验数据可知,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因平面镜成像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不管物体远离平面镜还是靠***面镜,只要物体的大小不变时,则像是不会变的;
故答案为:不变.
(3)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这样便于找到蜡烛的像.
故答案为:便于找到蜡烛的像.
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用到了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其目的是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光屏上______(填‘有’或‘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______像(填“实”或“虚”).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在水平桌面上竖立一块______作为平面镜.
(2)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用来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______,并进行比较;用两颗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的关系.
(3)使棋子B与A的像完全重合后,若移去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置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虚像,则实际时间是(  )
A.9时40分B.2时20分C.4时10分D.7时50分
小明同学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请找一找,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面四图中的哪一个?(  )
A.B.C.D.

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如图所示,要想研究玻璃板成像的特点,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仔细想想,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______.
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填:“等效”或“对称”或“假设”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