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找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用直线把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于是,可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确定像的位置(2分),(2)2 (1分),(3)不合理(1分),(4)一组数据太少,存在偶然性(2分)
解析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关键问题是确定像的位置,利用玻璃的透光性,可以在玻璃的后面用另一个物体与前面物体重合的办法来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都可以成像,玻璃板越薄,两个像越接近,使像的位置确定越准确; 一组数据太少,存在偶然性,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应该多做几组。
举一反三
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①平面镜②厚度为2mm的玻璃板③厚度为7mm的玻璃板④直尺⑤光屏⑥两只相同的蜡烛⑦火柴,在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填序号).
(2)寻找像的位置时,小明的眼睛应该在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这一侧观察。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B,实际上是______(选填“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或“蜡烛B本身”).
(3)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4)细心的小明发现,在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该实验,实验效果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上学前,身高1.6m的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2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       (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      m,如果她向镜面移动0.5m,她的像高       1.6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身高1.6m的小红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她的像高是       m,她和像之间的距离是       m。“镜中的小红”是        (填“虚”或“实”)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

(1)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                     _____;
(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                   ___;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4)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2分),最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