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一个“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        的。当睫状体        时,晶状体变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眼睛是一个“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        的。当睫状体        时,晶状体变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眼睛是一个“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        的。当睫
状体        时,晶状体变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远
处物体;当睫状体        时,晶状体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眼睛看见近处物体。
答案
形状;放松,薄;收缩,厚
解析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

这时他看到的是            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
纹,其夹角是5º。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
    些。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如图所示,光屏上正好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该像应该是       、       的    像。若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由标尺的15 cm处向
30 cm处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
的像,光屏应该            (选填“向左移动”、
“向右移动”或“位置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刚有一架“傻瓜”相机,拍摄时不需要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即不需要“调焦”)。相机的说明书上注明“拍摄时,景物要在3m以外”。相机拍摄时
底片上成的是                像。下表是这架相机像距和物距的变化情况(f =35mm)。根据表中数据,解释为什么拍摄时不需要调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实验小组
第1组
第2组
凸透镜焦距f/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到透镜距离u/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到透镜距离v/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倒正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写出两条。
(2)根据你探究出的凸透镜成像情况,你认为上述表格中还可增加描述像的特征的两项内容,如像的       和像的       ,便能更全面地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凹面镜,简称凹镜。我们都知道,用平行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则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面镜对光线既不起会聚作用也不起发散作用,那么凹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

小明首先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先找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即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有这三种情况,但究竟哪一种情况是正确的呢,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他将10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束平行光,然后对着凹镜照射,发现了如图10所示的现象.
请你根据上述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通过实验小明可得出什么结论?
(2)你认为凹镜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可以有哪些应用?请说出两个。
(3)通过刚才小明和你对凹镜的学习,想一想这个学习过程是经过了大致怎样的程序步骤?请你写出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