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及部分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页表中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及部分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页表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及部分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页表中:
答案
举一反三
 凸透镜焦距(cm)物到凸透镜距离(cm)像到透镜距离(cm)像的情况
正、倒大、小虚、实
凸透镜A142047倒立放大实像
3026缩小
4022缩小
6018缩小
凸透镜B162080倒立放大实像
3034放大
4027缩小
6022缩小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时(都为20cm、30cm…),焦距为14cm的透镜所成像的像距为47cm、26cm…,而焦距为16cm的透镜所成像的像距为80cm、34cm…,由此可见,焦距长(短)的凸透镜,其成像的像距也长(短).
故答案为:焦距长(短)的凸透镜,其成像的像距也长(短).
②当物距在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不管是焦距为14cm的透镜还是焦距为16cm的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当物距在大于二倍焦距时,不管是焦距为14cm的透镜还是焦距为16cm的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有A,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记录如下:
题型:泰兴市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透镜像的性质
A放大倒立实像
B缩小倒立实像
C放大正立虚像
小午把一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处,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为平行光.
已知眼镜的度数=
100
f
(公式中焦距必须用m做单位).小明同学想再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可身边没有凸透镜,他只好借用奶奶的500度的老花镜代替.他用烛焰做实验,在镜片另一侧的光屏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请问,烛焰应在镜片前的什么位置?
使用照相机时,镜头焦距一定,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照人之间的距离应该 ______一些,并且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还应该 ______(均选填“近一些”或“远一些”).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的像是正立的,幻灯片要______插在架上.并且幻灯片要放在镜头前______的位置上,在银幕上才能得到一个______像(填像的性质),若使镜头远离银幕,银幕上的像将变得模糊,这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可移动幻灯片,应使它______透镜(填“远离”或“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