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吴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1)点燃蜡烛后,在调整过程中,他发现光屏上承接蜡烛的像偏

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吴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1)点燃蜡烛后,在调整过程中,他发现光屏上承接蜡烛的像偏

题型:梅州难度:来源:
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吴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魔方格

(1)点燃蜡烛后,在调整过程中,他发现光屏上承接蜡烛的像偏下,则应调整光屏、凸透镜或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4)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光屏的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
答案
(1)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调整光屏、凸透镜、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高度处.
故答案为:同一水平高度.
(2)蜡烛距凸透镜15cm,所以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放大;实.
(3)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仍可以会聚光线而成像,只是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变暗.
故答案为:完整的像.
(4)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当撤掉远视镜后,光线的折射情况比原来减弱,所以像会成在光屏的后面.
故答案为:后面.
举一反三
李云和张芳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物距用u表示,焦距用f表示).当u>2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两空都选填“远离”或“靠近”);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______f(选填“>”、“=”或“<”).

魔方格
题型:荆门难度:| 查看答案
用投影仪投影胶片时(如图),想使屏幕上的字大一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
A.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镜头移近胶片一些
B.使投影仪靠近屏幕一些,同时将镜头远离胶片
C.只需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D.只需将投影仪移近屏幕
魔方格
题型:湟中县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它是摄影者在秋天一个晴朗的早晨拍摄到的,请仔细观察这幅图片,找出其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正确描述(  )
A.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B.附着在花枝上的小水珠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娇嫩的花枝在力的作用下变弯了
D.小水珠起到凸透镜的作用,通过它看到的是远处花朵倒立的虚像
魔方格
题型:济南难度:| 查看答案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小明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图中虚线表示透镜的主光轴,请在主光轴上标出该凸透镜焦点F的位置,并完成从蜡烛A点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的主光轴上距透镜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题型:苏州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