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___

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______(填“固”、“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既______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______,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______后______形成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______.
(3)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______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答案
(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为了节省空间,便于储存和运输,它们都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降温又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水汽化要吸热,可以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白气”是液态的,火焰喷在水上,水吸热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汽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白气”;
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很多,如:冬天菜窖的温度过低时会将菜冻坏,可以在菜窖中放些水,利用水凝固放热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温来保鲜食品;夏天地上洒些水,水蒸发时吸热,可凉快些等.
(3)火箭头部涂抹的特殊物体在高温下会迅速的熔化并汽化,熔化和汽化要吸热,可以保证火箭的温度不至于过高而被烧坏.
故答案为:
(1)液;降温;
(2)吸热;汽化;液化;冬天菜窖的温度过低时会将菜冻坏,可以在菜窖中放些水,利用水凝固放热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
(3)熔化和汽化时吸热
举一反三
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发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出地瓜酒.如图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小明同学利用放假期间,在家协助爷爷完成了酿造地瓜酒的最后一道工序:
①在小锅中加入冷水;
②取适量酒料放入大锅里加热;
③在大杯中得到地瓜酒;
④适时用冷水替换小锅中变热的水;
⑤把“渣”取出,重复以上步骤.
请你说明酿造地瓜酒的这最后一道工序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如图中的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