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和大量建筑物倒塌,数百万人无家可归.(1)在汶川地震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使用了一种雷达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和大量建筑物倒塌,数百万人无家可归.(1)在汶川地震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使用了一种雷达

题型:湘潭难度:来源: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和大量建筑物倒塌,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1)在汶川地震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使用了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它的工作原理是:雷达信号发送器连续发射______(填“声音”、“光”或“电磁”)信号,对一定空间进行扫描,接收器不断接收被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对返回信号进行处理.
(2)地震时,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地震波中的纵波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在距离震中数十公里的极震区,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而远在一千余公里之外的湘潭,我们只感到明显的水平晃动.据此可以推断: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地震波中的纵波______.
A.比横波传播速度小           B.比横波的能量衰减得慢
C.比横波传播速度大           D.传播振动,而横波不传播振动
(3)6月7日,据中央电台报道,唐家山堰塞湖的湖水开始漫过湖坝泄流槽面,坝体水位已达740m.由于坝体承受着太大的湖水压力,部分湖坝已出现了管涌,随时都可能溃决.请问此时坝体底部每100m2承受了多大的湖水压力?
答案
(1)雷达生命探测仪.它的工作原理是:雷达信号发送器连续发射信号,接收器不断接收被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对返回信号进行处理.
(2)根据题中的描述可知: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既传播振动,又传播能量;地震波中的纵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且能量的衰减也较快.
故答案为:电磁;C.
(3)坝体底部受到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740m=7.4×106Pa;
此时坝体底部每100m2承受了湖水压力为F=PS=7.4×106Pa×100m2=7.4×108N.
答:此时坝体底部每100m2承受了多大的湖水压力为7.4×108N.
举一反三
西丰县人民广播电台,发射出无线电波,我们通过收音机来接收,无线电波的传播介质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该无线电波的频率为97.5MHz,那么它的波长是______米(精确到0.1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加热食品的
B.透视使用的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
C.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电视机和移动电话都能接收电磁波
题型:湖州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B.光在光导纤维中始终沿直线传播
C.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等
D.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可以进行卫星通信
题型:淄博难度:| 查看答案
在科学探测任务结束后,“嫦娥一号”卫星自距离地球三十万千米的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下列有关这段语音传回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语音信息传播速度为340m/s
B.语音信息传播速度为3×108m/s
C.语音信息传回地球大约需要2.54s
D.人在地球上用耳朵直接能听到这段语音
题型:贵港难度:| 查看答案
纳米技术在工业、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nm=______m;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发现在极低的温度下汞的电阻突然变为零,汞材料的这种特性,在物理学上称为______性;“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月面图象是由卫星上的电子设备通过______将图象数据传回地面应用系统的.
题型:澄海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