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汉江临泛》(王维),完成习题。(6分)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阅读诗歌,回答一下问

阅读《汉江临泛》(王维),完成习题。(6分)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阅读诗歌,回答一下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汉江临泛》(王维),完成习题。(6分)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阅读诗歌,回答一下问题。
小题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吗?(2分)
                                                                        
                                                                        
小题2:五、六两句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并加以分析。(2分)
                                                                        
小题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江水的流长邈远、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小题2:“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廓在水面上漂动,实际是写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际是写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小题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点评:分析诗句所描写的内容时,要先理解原句的含义,在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理解。
小题2:试题分析:“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浮”、“动”两个动词下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起来了。
点评: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炼字、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
小题3:试题分析:这首五言律诗,气势雄伟,意境开阔,描绘出汉江的宽广,远山的迷蒙。展现了汉江壮丽浩渺的景色。 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点评:诗歌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有时借写景、叙事间接表达出来,也有时直接抒发情感。如果有直接抒情的语句,一定要借助这些诗句揣摩所要表达的感情。
举一反三
古诗文赏析(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示秬秸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jù)秸(jiē):张耒(lěi)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任太常寺少卿。
小题1:诗中对两个儿子提出明确告诫,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                           (1分)
小题2:赏析下面诗句(3分)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理解。(3分)
小题2: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3分)
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B.首联直言“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两联的内容。目光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
到花鸟,视觉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浊到清晰。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
联以诗人的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愁苦之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
齐安郡中偶题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小题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小题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这首词,用一个“   ”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一个“  ”字,表达了作者为国御敌立功的坚定信念。(2分)
小题2: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阙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阙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胸襟抱负,由叙事而抒怀,一气贯注。
B.全词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威武英姿和豪情满怀。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