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小题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小题3: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小题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小题3: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小题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题3: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小题5: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不见曦月
小题7:《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端庄自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                 ,                   ”的愿望。(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答案

小题1:江春入旧年
小题1:天街小雨润如酥
小题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小题1:了却君王天下事
小题1: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小题1:自非亭午夜分
小题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题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举一反三
阅读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一诗,完成下面题目。(6分)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小题1: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2分)
小题2: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请扼要回答。(2分)
小题3: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10分)
小题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小题2:吊影分为千里雁 ,                       。
小题3:                      ,甲光向日金鳞开。
小题4:云横秦岭家何在,                    。
小题5:锦江春色来天地,                       。
小题6:举杯邀明月,                 。
小题7:毅魄归来日,                  。
小题8:                ,胜作一书生。
小题9:轮台九月风夜吼,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词鉴赏。(3分)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窹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
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诗经循环往
复、一唱三叹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艾青《我爱这土地》)
B.余光中的《乡愁》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全诗主要表达了对父母妻儿的绵绵思念。
C.“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灰烬”“血”“泥”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D.郑愁予的《雨说》一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原文填空。(6分)
小题1:                    ,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小题2: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小题3:                 ,               ,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 雪》)
小题4:持节云中,                   。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小题5: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