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积累与运用(14分)小题1:. 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醉花阴》)小题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小题3:.

名句积累与运用(14分)小题1:. 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醉花阴》)小题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小题3:.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名句积累与运用(14分)
小题1:. 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小题3:. 天街小雨润如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题4:. □□□□□,何时复西归。(《长歌行》)
小题5:.本是同根生,□□□□□。(曹植《七步诗》)
小题6:.孔子教导弟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是:□□□□□,□□□□□。(《论语》八则)
小题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安慰和鼓舞的诗句是:□□□□□,□□□□□。
小题8:. □□□□□□□,□□□□□□□两句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的最高理想,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破阵子》)
小题9:.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传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同情的句子是:□□□□□□□,□□□□□□□。
答案

小题1:有暗香盈袖
小题1:八百里分麾下炙
小题1: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题1:百川东到海
小题1:相煎何太急
小题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小题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小题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小题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解析
此类型的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识记古典诗词, 还应注意“名句”的具体意境应用。
举一反三
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4)对于儒家经典《论语》,我们无须仰望,它的真谛简单而朴素,两千多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从中汲取灵魂的养分:“                    ,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要将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己所不欲,                   。”告诉我们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诉我们虚心学习并时时反省自己的品德修养。
(5)我们年级的李玉同学刚入校时很是勤奋,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就有些松懈了。他的语文老师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这两句诗告诫他:“                                        。”
(6)秦淮河的夜色朦胧而美丽,看到当权者沉湎酒色,只顾吃喝玩乐,不理朝政,不顾国家艰难,诗人杜牧在《泊秦淮》中满怀忧愤的写下这样的句子:“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湖  上   徐元杰 (4分)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小题1:、诗的第一、二句展示了怎样的景象?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2分)
小题2:、这首诗反映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按照诗文内容填空(10分)
①盈盈一水间,                  。         
                         ,随风直到夜郎西。
                         ,思而不学则殆。
                         ,草色遥看近却无。         
⑤自古逢秋悲寂寥,                         
⑥稻花香里说丰年 ,                         
⑦四面湖山归眼底,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⑨今夜月明人尽望,                          
                     ,归雁洛阳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分)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小题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此诗开头两句描绘了琅琊溪冬去春来,雪融水涨的画面,并状写了游人们为欣赏这美丽的山水而渡溪过桥的情景。
B结尾两句从溪水飘流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源头当在山中无疑,有暗示美景更在深山幽境之意。
C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
D三四两句虚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实写山中的春意。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② 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⑦ 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⑨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⑩毅魄归来日,                  。 (夏完淳《别云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