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1分)
(2)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分)
答:                                                                                                                                                                      
答案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分)
(2)(2分)“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解析

(1)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表达了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
(2)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那么,“涨秋池”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所以,写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写情,写的是环境,但绝不单单是环境,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这样,情景交融就构成了一种艺术境界。
举一反三
文段(四)
爽爽的贵阳
我背着装满渴望的行囊
寻觅抛开暑尘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遇
眼里释放惊喜的光芒
远去了
浑浊的天空
远去了
难熬的热浪
环城森林涌来缕缕清新
黔灵山风吹过阵阵荫凉
绿绿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感受着你的气息
我醉倒在惬意的天堂
我背着装满向往的行囊
寻觅抖落风霜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拥
心儿奏出轻松的乐章
远去了
纷繁的琐事
远去了
莫名的惆怅
甲秀楼上数点欢跳的星星
花溪河里捧起欢乐的月亮
和和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徜徉在你的怀里
我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小题1:.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加试卷(60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8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1:.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4分)  
小题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本诗以“     ”这一个字为构思脉络,以“    ”这一个词突出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2分)
小题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特点的?(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4)                      ,夜泊秦淮近酒家。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堪称“壮词”:既有“沙场秋点兵”的壮阔场面,更有“                                        ”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也有“可怜白发生”的悲壮情怀。
(6)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陆游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杜甫有“                                     ”的愿望。(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第9-11题。(4分)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1:.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
小题2:.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小题3:.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