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古诗词,回答问题。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题。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河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阅读。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2.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