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北宋文莹的《食粥心安》一文,完成后面的题。(14分)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留守⑤

阅读北宋文莹的《食粥心安》一文,完成后面的题。(14分)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留守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北宋文莹的《食粥心安》一文,完成后面的题。(14分)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⑥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⑦,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当时著名的书院。 ②釜(fǔ):锅。③齑jī:腌菜。④啖(dàn):吃。⑤留守:官职名称。⑥大人:指自己的父亲。⑦馔(zhuàn):饭菜。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煮粥一釜(       )         ②既而败矣(        )
③大人汝清苦(        )        ④以食物(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范仲淹置
A.只辱于奴隶人手(《马说》)B.不以木为者 (《活板》)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核舟记》)D.录毕,走送 (《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盖 食 粥 安 已 久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归告其父,馈以佳肴。(2分)
译文: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2分)
译文:                                                                        
小题4:阅读上文,说说范仲淹为什么不要馈赠?(2分)
                                                                                
答案

小题1: (1)(4分)①天天、每天 ②都、全 ③听说  ④赠送、给予  (2)A
小题2:盖/ 食 粥 安 /已 久(2分)
小题3: (1)(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佳肴。(2分)(2) 略(2分)
小题4:范仲淹不要馈赠是因为他懂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翻译。第一小题考查的这几个词的特殊意义,尤其是“日”和“”这两个字,对于文言文中的字词一定要注意背诵、积累及运用。
第二小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BCD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只有A项是助词,所以选A。对于文言虚词,一定要多加记忆,联系课内文言虚词,总结其用法。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朗读节奏,要根据意思来划分。
小题3: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第一句中注意“归、遗”的翻译,第二句中注意“斯、惟、德馨”的翻译。
小题4:
试题分析:在熟知短文内容大意的情况下,结合内容理解其中能够蕴含的道理,要做到语言通顺。范仲淹不要馈赠是因为他懂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臣。***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今日
(2)长跪而
(3)以为械
(4)在宋城上而待楚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小题3: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甲]段记叙第二回合斗争中,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                 ”,列举三位布衣之士的壮举并表示要效仿他们,随即,用“                  ”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乙]段在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中,用 “                      ”点明公输盘已经技穷;是“                         ”的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用原文回答)(4分)
小题4: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9分)
郭猫儿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十九年)中,余在扬州,一友挟猫儿同至寓。比晚酒酣,郭起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宰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猪声,猪被***声,出血声,爝(xún)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肉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然一声,四座俱寂。
小题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一友猫儿同至寓(     )   (2)其子遂一猪(     )
小题2:对画线句“比晚酒酣,郭起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等到那晚酒过三巡,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略献薄技以助兴,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数扇。
B.那个晚上酒过三巡后,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略献薄技以助兴,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数扇。
C.等到那晚酒过三巡,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演奏薄技以助兴,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数扇。
D.那个晚上酒过三巡后,郭猫儿站起来,请主人允许演奏薄技以助兴,在宴席右侧摆设围屏数扇。
小题3:用四字短语概括郭猫儿表演的口技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郭猫儿技艺的精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鲁人曹沬
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沬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沬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沬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释】①好力:爱好勇武、力气。②鲁城坏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
小题1: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颜色不变(       )   (2)欲其约(       )
小题2:对画线句“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丈夫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
B.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被天下人抓住把柄,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
C.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放弃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
D.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
小题3:“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从文中可以看出曹沬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社戏》、《安塞腰鼓》、《绝唱》、《在声音的世界里》、《摆渡》五篇文章体裁判 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 散文 小说 散文 小说?
B.小说 散文诗 小说 散文 寓言?
C.散文 散文诗 长篇小说节选 小说 短篇小说?
D.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哲理散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其代表作有《女神》、《屈原》等。《石榴》一文选自《郭沫若全集》。
B.《海燕》一文是现代作家、文史学家郑振铎所作。
C.丰子恺,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散文《白鹅》以及上学期学过的《风筝》两文都是他的作品。
D.《鹤群》选自《世界散文精华》,其作者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