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王与沈元用 (宋)陆游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①,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

肃王与沈元用 (宋)陆游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①,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肃王与沈元用 
(宋)陆游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矜:自夸。 ③他语:说别的事情。④骇服:吃惊佩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肃王与沈元用同使           (2)日无聊            
(3)元用强记                   (4)取纸追          
小题2: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用“/”标出,断三处           (3分)
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小题4:细读选文,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   (3分)
答案

小题1:(1)出使(2)空闲(闲暇) (3)向来(一向平时)(4)写(书写)  (4分)
小题2:(3分)元用素强记/即朗诵—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 (4分)。
小题3:(2分)肃王看了.就拿起笔把他缺的字全都补上,没有遗漏的。    (4分)
小题4:(2分)肃王的记忆比沈元用更强,而且不以自夸。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对所学文言文名篇中的词语,可以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注意字词在句子中的变化,比如“使”是多义义,“书”是名词动用。
小题2: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一定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不停顿,关联性词语要划开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阙”通“缺”,形容词名用,指的缺的字。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读懂文章内容,抓住主要情节,找到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理解作答。
举一反三
汉明帝尊师
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诸生或避位发难,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注释】①上: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到。③执业:听讲。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⑦嗣:继承爵位。
小题1: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出 (限断三处)(3分)
上 自 为 太 子 受 《尚 书》 于 桓 荣 及 即 帝 位 犹 尊 荣 以 师 礼。
小题2: 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A.太官、太医相望道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两峰之间者     
B.帝郁为侍中 策之不其道
C.良久去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悉以租入与之 人不知不愠
小题3: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问题。 (3分)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结合汉明帝和宋濂的行为,说说古人在尊师方面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径归,尽则更出。日携一竹篮,中贮大小笔棕帚麻拂数事,遍游诸寺庙,拂拭神佛塑像鼻耳窍有尘土,即以笔拈出之,率以为常,环百里人皆熟识之。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扃。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如此,是大可笑。适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注释】①盐酪:指食盐等物品。 ②麻拂:除尘工具。 ③衲袍:僧袍。 ④扃:jiǒng关闭。⑤营营:指内心忧虑的样子。 ⑥方寸:内心。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则盐酪径归 (          )      (2)吾为子所累(         )
(2)不而出(             )        (4)遇一人过前(          )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越数日见(指代富人)B.问(指代刘先生)
C.出则锁(指代门)D.即解袍与(指代路上遇见的人)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如此,是大可笑。
小题4:文中刘先生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出师表》节选(13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危急存亡之秋         ⑵俱一体         ⑶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小题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是( )。(3分)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B.欲报之于陛下也
C.愿陛下亲之信之D.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小题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3分)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译文:                                                                  
小题4:上文中很多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个,并解释相应的意思。(4分)
答: 成语1            解释:                                         成语2            解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吕蒙传》节选(13分)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①虞:意料,预料。  ②造次:鲁莽,轻率。  ③拊(fǔ):抚摩。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数山越                   ⑵吾不知卿才略所及至于此也         
⑶遂往                   ⑷肃于是越席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答:                                                                    
小题3:用“/”断句。(3分)
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
小题4:根据节选文字,联系下面材料,你认为吕蒙是个怎样的人?(3分)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凡三往,乃见。因人曰 (     ) (2)欲大义于天下 (   )
(3)于是与亮情好密 (   ) (4)诸君勿复言 (   )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之:犹鱼有水也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而: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佣者笑应曰(《陈涉世家》)
C.因:高祖之以成帝业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于:曹操比袁绍侍卫之臣不懈内(《出师表》)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小题4:在对策中,诸葛亮为刘备成就蜀汉大业作了哪几方面的规划?你最佩服他哪一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