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8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8分)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8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2)亲旧知其如此 ( ) (3)不汲汲于富贵(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
小题3:五柳先生的率真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1)处所,地方  (2)这里指旧交,旧友  (3)心情急切的样子
小题2:(五抑先生)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小题3:(1)“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竟然以宅边的五棵柳树作为自己的号,随意自然,绝不附庸风雅,性情何等率真洒脱。(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读书一旦读到会意之处,便沉醉其中,忘记了一切,特别率真可爱。(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可以看出他随心而为,毫不拘束,率真放达。(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可知他面对穷苦的生活环境,依然泰然处之,并不追求物质享受,十分率真。(5)“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明他读书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安慰,特别符合率真的性情。(答出三点得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解释。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许:处所,地方。旧:形容词作名词,旧交、旧友。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需要先将重要词语翻译出来,如“好”喜欢,“不求甚解”: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再按照直译的原则,翻译出句子的意思。要注意本句是省略句,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小题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是体现“率真”这个特点,可以要结合文章中具体的语句来概括。“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等表现了五柳先生的率真的个性特征。
举一反三
阅读《口技》,完成下题。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粕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1)宾客大宴   会:__________
(2)不能其一处也   名: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结合全文,说说结尾再次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綺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罕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坪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 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任选两个作答)(2分)
送之 (          )    ②其欣悦 (       )
③皆绮绣(           )     ④白玉之环(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分)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2分)
小题3:用原文回答(2分)
①最能表现作者幼年时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哪一句?(1分)
②作者趋百里之外求学的原因是什么?(1分)
小题4:读完此文,你如何看待学习条件的好坏与学习成败之间的关系?(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8分)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注释】①罝(jū):泛指捕鸟兽的网。②鲍鱼:这里指用盐腌渍的鱼。③怪:以……为奇怪。④息:平息。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鲍鱼主过庙下
A.鲍/鱼主过庙下B.鲍鱼/主过庙下
C.鲍鱼主/过庙下D.鲍鱼主过庙/下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去(   )   (2)故(   )
小题3:说说“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齣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 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2分)
(1}会宾客大宴  会:      (2)满坐寂然           坐:
(3)宾客意少舒  少:      (4)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小题2:找出文中表示事件突然发生的词 :                   。(2分)
小题3:下列词语中的“名”,意思与文中“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名副其实B.莫名其妙C.至理名言D.名正言顺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小题5:本文开头和结尾两处都强调了口技表演道具的简单,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陈涉世家(节选)
①攻大泽乡,收而攻蕲。②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③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④行收兵。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⑥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⑦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⑧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⑨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⑩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⑾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之以应陈涉。
小题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字。(4分)
①下:     ②乃:
③兵:     ④刑:
小题2: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翻译:
小题3:起义军从“至陈”到“计事立王”的这部分内容可分为四个阶段,请从文段中找出能高度概括另外两个阶段的词组,并依次填写在下面方框内。(每空两字)(2分)
至陈→                  →计事立王
小题4:在《陈涉世家》一文中,陈胜在起义前分析天下各种形势时,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得出了起义“宜多应者”的判断。文段中的哪两句话可以证明陈胜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写出句子的序号即可)(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