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10分)[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10分)[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10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选自《愚公移山》)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3分)
①      小未孚,神弗福也      ②甚矣,汝之不
小题2:翻译(4分):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小题3:[甲]段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1分)
小题4:[乙]段是《愚公移山》中最负盛名的一段话,彰显的是“愚公精神”,请谈谈你对愚公精神实质的个人理解。(2分)
答案

小题1:(3分)  信:信用 福:赐福,保佑        惠:通“慧”,聪明
小题2:(4分)①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以实情相报(“牺牲、加、以、信”等词属于给分点)②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比不上。(“固、彻、孀妻、若子”等词属于给分点)
小题3:(1分)取信于民。或:鲁庄公能做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4:(2分)愚公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不怕困难下定决心,坚持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的词义的活用,“福”是名词动用,意为“赐福、保佑”,“惠”通“慧”,意为“聪明”。
点评:本题不难,是所学名篇,学生熟悉。理解文言字词,一要注意其本义,二要注意其在句中的意思,有的字词用法是有变化的,要注意。
小题2:
试题分析:“牺牲”指牛羊类祭品,“玉帛”指玉器和丝绸之类的祭品。“加”:虚报。“以”:凭;“信”:信用。“固”:顽固;“彻”:改变;“曾”:连;“若”:比;“孀妻”:寡妇;“弱子”:孤儿。
点评:此题不难,因为短文很浅显,学生学过,对内容熟悉。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如“喧”,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为此,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小题3:
试题分析:抓住曹刿说“可以一战”前面鲁庄公所说的话“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来理解作战的重要条件是“取信于民”。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文字信息可参照。解释此类问题,还是要从文章中的句子入手,找到相关的文字段,反复阅读,体会文意,重点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其意作答。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情节“愚公发动全家人挖山不止”和愚公所说的话“子子孙孙无穷匮”来理解“团结一心,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愚公精神。
点评:本题不难,此问题是学习中老师所重点讲解问题,容易记忆。阅读,读进去以后,往往要“读出来”,即从文章里理解到道理,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社会中的问题,将阅读深化,训练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举一反三

齐人有好猎者(8分)
齐人有好猎①者,旷日②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③。惟④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⑤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从⑥。于是还疾耕⑦,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①好猎:喜爱打猎。②旷日:空费时日。③知友:朋友。里:邻里。④惟:思考。⑤恶:恶劣,不好。⑥无从:没有办法。⑦疾耕:努力耕田。)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2分)
①惟其所以不得之(      )             ②得良狗       (      )
③于是疾耕(       )                  ④狗良则得兽矣 (      )
小题2:“旷日持久而不得兽”中“而”的用法(         )(2分)
A.表并列B.表转折C.表修饰D.表顺接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这则寓言中你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指出下列加下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不能其一处也(       )      (2)群响毕(      )
小题2:选文中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小题4:“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治盗法不同
唐崔安潜为西川节度使,到官不诘盗。曰:“盗非所由通容,则不能为。”乃出库钱置三市,置榜其上,曰:“告捕一盗,赏钱五百缗。侣者告捕,释其罪,赏同平人。”未几,有捕盗而至者。盗不服,曰:“汝与我同为盗十六年,赃皆平分,汝安能捕我?”安潜曰:“汝既知吾有榜,何不捕彼以来?则彼应死,汝受赏矣。汝既为所先,死复何辞?”立命给捕者钱,使盗视之,然后***盗于市。于是诸盗与其侣互相疑,无地容足,夜不及旦,散逃出境,境内遂无一人为盗。
予每读此事,以为策之上者。及得李公择治齐州事,则又不然。齐素多盗,公择痛治之,殊不止。他日得黠盗,察其可用,刺为兵,使直事铃下。间问以盗发辄得而不衰止之故。曰:“此由富家为之囊。使盗自相推为甲乙,官吏巡捕及门,擒一人以首,则免矣。”公择曰:“吾得之矣。”乃令凡得藏盗之家,皆发屋破柱,盗贼遂清。
予乃知治世问事,不可泥纸上陈迹。如安潜之法可谓善矣,而齐盗反恃此以为沉命之计,则变而通之,可不存乎其人哉!
(选自《容斋随笔》)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乃出库钱置三(市场)B.予每读此事,以为之上者(鞭子)
C.他日得盗,察其可用(狡猾)D.而齐盗反此以为沉命之计(依赖、仗着)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然后***盗市搜国中三日三夜
B.何不捕彼来臣王吏之攻宋也
C.如安潜法可谓善矣箕畚运于渤海
D.齐盗反恃此以为沉命之计下视其辙,登轼望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侣者告捕,释其罪,赏同平人。
②乃令凡得藏盗之家,皆发屋破柱,盗贼遂清。
小题4:崔安潜和李公择治盗的方法各是什么?作者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 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哪里”。⑥微:如果没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从乡之先达执经问请教B.主人日食两次
C.然,卿不朕欺诚实D.指其书有的人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4分)
A.坐客谁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B.当余从师也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濂具实对计日
D.或指书曰门人弟子填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小题4:联系文中事例,具体分析一下【甲】【乙】两文各反映了宋濂哪些可贵的品质?(4分)
小题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新 柳  唐代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2分)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请作简要赏析。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彭雪琴力崇俭朴,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巡阅长江时,每赴营官处,营官急将厅事陈设之古玩及华焕之铺陈,一律撤去,始敢迎入。副将某以千金购玉钟,闻公至,捧而趋,砰然坠地。公见之,微笑曰:“惜哉!”副将悚服,不敢仰视。……
有人之于西湖“退省庵”1,公衣茧绸袍,加羊毛外褂,已裂处,冠缨作黄色。室中除笔砚外,惟竹簏二事2。久之,命饭,园蔬数种,中置肉一盘而已。
【注释】①退省庵:彭雪琴晚年休憩之所。②事:件。
小题1:下列选项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B.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
C.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D.偶微服出状/如村夫子
小题2:解释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2分)
谒:                   数:
小题3:写出“副将悚服,不敢仰视”的大意。(2分)
小题4:彭雪琴的俭朴,表现在什么方面?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小题5:结合文意谈谈彭雪琴的俭朴在今天的现实意义。(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