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襄主学御①于王于期②,俄而与于期逐③,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④,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⑤于马,而后可

赵襄主学御①于王于期②,俄而与于期逐③,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④,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⑤于马,而后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御:驾车。②王于期:即下文的“于期”,是个善于驾车的人。③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④所贵:最要紧的。⑤调:谐调。⑥逮:赶上。 ⑦诱道:诱导,把马引到正路上去。 ⑧上:通“尚”,还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一处停顿。(2分)
子 之 教 我 御 术 未 尽 也。
小题2:结合赵襄主驾车比赛落后的原因,联系实际,谈谈这个故事对你的启发。(2分)
答案

小题1:子之教我御 /术未尽也。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
小题2:示例:赵襄主驾车比赛落后的原因有:(1)一心想取胜,注意力不集中;(2)没有抓住比赛的关键问题即调理马。 我的启示:学考将至,要想取得学考的胜利,必须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其中;同时要找准学考制胜的关键因素,弥补自己的不足,查缺补漏,迎头赶上。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的含义是“你教我驾车,没有把技术都传给我”,根据句子含义,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你教我驾车、没有把技术都传给我”,即“子之教我御 /术未尽也”
点评:给文言句子划分节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一是理解文意。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正确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分析语法结构。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或补语,再考虑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2: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时先要分析驾车比赛失败的原因;然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从中获得的启示。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举一反三
伯夷颂  韩愈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②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由是而言,夫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注】①伯夷:殷朝孤竹君之子,放弃君位隐居周山。曾阻止武王伐纣,殷亡,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阴山。②微子:殷纣王之兄。
小题1: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不人之是非(回头看)B.信道而自知明者也(深厚)
C.乃以为不可(偏偏)D.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没有)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
A.一凡人誉之,自以为有余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B.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不知鱼之乐全矣
C.抱祭器去之夫环攻之
D.夫圣人,万世之标准也当立者公子扶苏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
②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
小题4:本文作者高度称颂伯夷的“适义”、“信道”;也有人认为,伯夷是一个对国家、人民不负责任的人,韩愈“颂错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述理由。(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②陛:宫殿的台阶。③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雨雪三日而不(雨雪停止)袖出臂(举起)
B.公狐白之裘(同“披”,穿)则又焉(请求)
C.婴古之贤君(听说)宴之乐(畅饮)
D.而知人之劳(安逸,轻松)水尤清(寒冷)
小题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文言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同类的一项是:(2分)
A.雨雪三日天不寒窥镜自视
B.令出裘发粟重修岳阳楼
C.饱而知人饥何陋
D.晏子能明所欲真不知马也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⑵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小题4:文意理解。(4分)
(1)景公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奇怪感觉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分)
(2)读了故事,你认为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
(华)歆少以高行显名。汉室方乱,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自武关出,道遇一丈夫独行,愿得与俱,皆哀欲许之。歆独曰:“不可。今已在危险之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无故受人,不知其义。既受之,若有进退,可中弃乎?”众不忍,卒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乃曰:“已与俱矣,弃之不义。”相率共还出之,而后别去,众乃大义之。……孙策略有扬州,盛兵徇豫章,一郡大恐,官属请出郊迎,歆曰:“无然。”策稍进,复白发兵,又不听。及策至,一府皆造阁,请出避之,乃笑曰:“今将自来,何遽避之?”有顷,门下白曰:“孙将军至请见。”乃前与歆共坐,谈议良久,夜乃别去。义士闻之,皆长叹息而心自服也。策遂亲执子弟之礼,礼为上宾。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有删改)
【注】①略:夺取,攻取。 ②豫章:地名。 ③白:告诉 ④门下:随从,侍从
小题1:文言词语释义: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4分)
①汉室乱        (         )             ②皆哀欲之(         )
③歆曰:“无”   (         )             ④何避之  (         )
(2)下列句子中 “乃”的用法或意义与“夜乃别去”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不知有汉B.太祖乃悟C.乃重修岳阳楼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小题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
小题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相率共还出之,而后别去,众乃大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阅读本文,说说华歆的“髙行”体现在哪些地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细柳营》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1分)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
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
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
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小题1:解释词语。(2分)
(1)天子且至                    且: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2分)
(1)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小题3:从描写角度看,本段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以___   ___描写为主。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           
                                                             (3分)                                                                                                                                         
小题4:我们现在强调要张扬个性,但文中周亚夫的“军士”却言必称“将军令曰”、“将
军约”,强调了共性,似乎束缚了个性的发展,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外古文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1)而捐五百金                      (2)反以报君
小题2:翻译 (1分):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小题3: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头 (用文中的话回答)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