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文中有两个成语:1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2:下列各组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2分)A.①于舅家见之;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B.①不能称前时之闻;②惟闻女叹息。 | C.①但当涉猎;②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D.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小题3:将文言语句译为准确、流畅的白话。(2分)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4:文中写了孙权、吕蒙和鲁肃三个人物,哪一个是中心人物?为什么还要写其他两个人物?(2分) 小题5: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孙权劝学”而不叫“吕蒙治学”或“鲁肃叹学”呢?(2分) 小题6:这则历史故事,对你有何启示?(2分) |
答案
小题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2分) 小题2:C(2分) 小题3:1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学习!”(1分) 2于是,鲁肃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1分) 小题4:1吕蒙。(1分)2写孙权是为了交代吕蒙奋发学习的动因;写鲁肃是为了说明吕蒙奋发学习的效果。(1分) 小题5:(2分)本文着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努力学习,才略大有长进。文章先写劝学之因,再写劝学之理,后写劝学之果。 小题6:(2分)[示例] 后天学习对人非常重要,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虚心接受教诲,认真治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或“办事情要善于运用方法才能有好的收获。”、“不论是对人还是对事,我们都应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不要一直用老眼光来衡量。” |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初期本文的成语有: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这两个词语的含义,不能仅仅解释它在文中的意思,还要解释它的衍生含义。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小题2:试题分析:A.前一个“之”是代词,代指仲永,后一个没有实际意义。B.前一个“闻”是名词,传闻,后一个是动词,听见。C.两个“但”都是只,仅仅的意思。D.前一个“为”是作为的意思,后一个是成为的意思。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涂掌事”(掌握重权)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遂”(于是)、 “结友”(结为好友)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4:试题分析:本文的中心人物是吕蒙。是孙权要吕蒙读书,并且说“让你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一样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于是吕蒙开始读书。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天下大事。鲁肃非常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的老大粗)阿蒙了!”从鲁肃所说的话可以看出吕蒙奋发学习的效果非常明显。 点评:推测写作意图就要知道写文章(段落、情节)是为了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它不仅要求了解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口气,分析作者的叙述方法,这样才能推断出写作目的。除此外,还要注意文章的主题大意。虽然写作目的和文章大意是两回事,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推测写作目的大有帮助。判断写作目的,还要注意作者材料的详略安排。 小题5:试题分析:从文章内容来看,吕蒙是在孙权的劝导之下开始学习,并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的,文章开始写孙权劝学的原因,接着写了学习的道理,最后写了劝学的学习效果,所以,以“孙权劝学”为题更贴切。 点评:标题通常有以下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文章主旨(通常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抄照搬,需要根据文章实际灵活运用) 小题6:试题分析:本文讲述了三国东吴名将吕蒙听从其主孙权的劝告而读书学习的历史故事,揭示了开卷有益、虚心学习的道理。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
举一反三
阅读司马光的《宋太祖善待赵普》 一文,完成题。(14 分) 太祖时,赵韩王普①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幸其第。时两浙王钱俶②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③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④也。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上曰:“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韩王皇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上笑曰:“但取之,无虑。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因命韩王谢而受之。韩王东京宅皆用此金所修也。 【注释】①赵韩王普,赵普死后曾被追封为韩王。② 钱俶,吴越王,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时纳土归宋,治理两浙。③庑,堂下周围的走廊。④屏,退避。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忽幸其第( ) ②方遣使致书( ) ③臣未发书( ) ④但取之(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例句:当奏闻而却之A.迹存《述异》之志(《短文两篇》) | B.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短文两篇》) | C.至之市(《郑人买履》) | D.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 小题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停两处)(2分) 因 命 韩 王 谢 而 受 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 (2)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短文两篇》) 小题4:读完文章,你觉得宋太祖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2分) |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4分) ①普少习吏事 习: ②家人发箧视之 发: ③太祖常劝以读书 以: ④碎裂案牍掷地 碎裂: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译文: ②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译文: 小题3:有一个成语出自选文的第一节,请你找出并解释。(3分) 成语: ,意思是: 小题4: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赵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3分) 小题5:仔细阅读上文及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赵普)七月卒,年七十一。上(赵太祖)闻之震悼,谓近臣曰:“……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代国家)臣也,朕甚惜之!” 请从选文中找出与材料中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请从选文中找出根据来证明赵普确如材料中宋太祖对他的评价。 |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有群臣当①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普之性如此也。 《宋史 赵普传》 ①迁:升官。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 B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最终) C 朕固不为迁官(坚持) D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报酬)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 B.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C.普之性如此也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 | D.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②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小题4:两段文字,表现了赵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 余幼时即嗜学_________________ (2) 走送之___ ____ (3)自谓可将兵十万。____________ (4)会有土寇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 小题3: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________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 郁而死的原因是打败仗和___________ 小题4:乙文中的刘羽冲是怎样的人?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13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晏子春秋》)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B.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D.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 小题2:请从你学过的文言文中,再举一个例子,要求含有古今异义的词语,并解释词的古今意义。(3分) 小题3: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小题5: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