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小题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4分)
(1)今亦死  (  )    (2)项燕为楚将,有功  (    )
(3)以为死  (  )    (4)诸兄之    (   )
小题2: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   )(3分)
A.便扶向路,处处志B.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
C.醉翁意不在酒D.辍耕垄上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⑵此教我先威众耳。
⑶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各侧重写了什么?陈胜和马援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品质。(4分)
答案

小题1:(1)逃走(2)屡次(3)有的人(4)觉得……惊奇(奇怪)
小题2:D 
小题3:(⑴扶苏因为多次劝戒秦始皇的原因,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⑵这是教我们首先威服众人罢了。
⑶大丈夫立志,(志向受到)贫困反而更加坚持,年龄越大越有雄心壮志。
小题4:【甲】文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1分)。【乙】文侧重写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反应出他的谦逊不傲(1分)。两人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 “亡”是古今异义字, “数”应读shuò,为屡次,多次的意思。“或”根据语境可知是“有人,有的人”, “奇”根据语境可推知是奇怪,感到……惊奇的意思。
点评: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文下注解里面的词句,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于心。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另外根据语境去推断也是一种极佳的方法。
小题2: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之”是动词,只有D项中的“之”是动词。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以”“威众”‘ 益’等。“以”是因为的意思,“威众”是威服众人的意思,‘益’是更加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
试题分析:第一问都是对文字主要内容的概括。【甲】段文字主要写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谋划、和准备。【乙】两段文字主要写马援与孟冀的对话,表明自己虽已小有成就,但仍想干一番抵御匈奴的大事的志向。
从两段文字可知,两文的主人公都是有抱负的,有献身精神的人。找到关键语句即可概括出来,如陈胜“等死,死国可乎”,马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点评:我们在理解文章内容,提取文中信息时,一定注意文中的关键语句或语段.可以将段落大致划分一下层次,再将各层意思连缀起来即可。主要内容概括可以看语段详写了什么,将其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寻找人物的共同点,一定要抓住关键语句,做到有根有据,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以概括就可以保证准确全面了。
举一反三
糊涂官(10分)
唐临济令李回,妻张氏。其父为庐州长史,告老归。以回之薄①其女也,故往临济辱之,误至全节县。而问门人曰:“明府②在乎?”门者曰“在。”张遂入至厅前,大骂辱。全节令赵子余不知其故,私自门窥之,见一老父诟骂不已。而县下常有狐为魅③,以张为狐焉。乃密召吏人执而鞭之,张亦未寤④,骂仍恣肆⑤。击之困极⑥,方问何人,辄⑦此诟骂。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全节令方知其误,置之馆,给医药焉。张之僮夜亡至临济,告回。回大怒,遣人吏数百,将袭全节而击令。令惧,闭门守之。回遂至郡诉之,太守召令责之,怒其误也。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回乃迎至县,张喜回之报复。卒不言其薄女,遂归。
注释:①薄:待人不好  ②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③为魅:作怪   ④寤:通“悟”,醒悟  ⑤恣肆:放纵,无所顾忌 ⑥困极:疲乏 ⑦ 辄:肆意妄为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往临济辱之                ⑵自门窥之          
⑶见一老父诟骂不                ⑷乃密召吏人执而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
小题3:文中的“糊涂官”指的是谁?请简要说出依据。(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王彦章死节
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率五百骑守捉①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杀,年六十一。
【注释】①守捉: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军、城、镇、守捉皆有使。
小题1: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
A.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
B.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
C.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
D.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
小题2: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2分)
(1)活( )
(2)见( )
小题3: 说说“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的意思。(2分)
小题4: 选文记叙他“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5: 选文主要表现了王章彦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今亦死,举大计亦死亡:逃走
B.(项燕)爱士卒,楚人之 怜:爱戴
C.为天下,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
D.乃丹帛曰“陈胜王” 书:书信
小题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策略的原因,是当时人们都认为扶苏和项燕没有死。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完全丧失信心,忍无可忍。
C.“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是陈胜、吴广精心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
D.这段文字写到了陈胜在起义前夕对形势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洞察能力。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小题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则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小题1: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4分)
(1)神龙初,还(     )        (2)宴见     (      )
(3)白侍帝  (     )        (4)骜放不自修(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2)力士素贵,则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小题3:读了这则短文,结合你平时的积累,说说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题目。(16分)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字的含义。(4分)
①齐之辞者也 (         )             ②缚者为者也(         )
③齐人善盗乎(         )             ④叶相似   (         )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4分)
盗          古义:                 今义:               
其实味不同        古义:                 今义: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小题4: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