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②皆不具,其人

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②皆不具,其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②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③,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④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⑤,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果蔬:泛指菜肴。③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④脔:切成块的肉。⑤箸:筷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因公        (      )          ②觉饥甚而不敢 (      )
③不下箸        (        )          ④公取自之       (       )
小题2: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公约之饭”中“之”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是吾剑之所从坠B.遇子方虫,则一钳博之
C.久之,目似瞑D.故时有物外之趣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小题4: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人愧甚而退”的原因。(2分)
答案

小题1:(4分)①谒:拜见,请见 ②去:离开 ③复:再,又 ④食:吃 小题1:
小题1:( B )(2分)
小题1:(2分)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奇怪了。(重点字:具、怪)
小题1:原因:客人看到王安石竟然把自己吃剩下的胡饼吃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唐太公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萧踽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②,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③,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④,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⑤,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③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④务:事务。⑤数延见:经常召见。数,屡次。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分)
(1)朕少弓矢
(2)宿中书内省
小题2:.文中唐太宗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2分)
小题3:.唐太宗和邹忌,一位是善治天下的君主,一位是婉言进谏的臣子,“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点。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亮拔①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②非据,亲秉旄铖③以厉④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⑤,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⑥,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⑦厥⑧咎。
【注释】①拔:攻克,攻取。②叨(dāo)窃:自谦之词,即才不能胜任其位。③旄(máo)铖(yuè)古代打仗时君王赐予统兵元帅以示特权的旗和斧。④厉:通“励”⑤临事而惧:临事小心谨慎。⑥《春秋》责帅:《春秋》经书记载,军队战败该督责主帅。⑦督:督责。⑧厥:错误。
小题1:.文中“至有街亭违命之阙”中“阙”的意思是:__________(1分)
小题2:.文中哪句话印证了甲文中“不效则治臣之罪”?(2分)
小题3:.这篇短文中,诸葛亮身上的哪些可贵品质值得你学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人名。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楚庄王伐越  (     )
(2)政乱弱    (     )
小题2:、以下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智慧有问题就像我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
B.我担心人的智慧像睫毛一样有病,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人却看不到他的睫毛。
C.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像他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D.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像他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人却看不到他的睫毛。
小题3:、“庄王乃止”的行为可用文中“           ”一句话加以评价。(3分)
小题4:、这个故事引申出成语“目不见睫”,可用来讽刺那些                 的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论语》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孔子是    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下面小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①臣是以无请也   是以:          ②桓侯使人问之   故:      
③司命之所     属:           ④使人扁鹊     索: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桓侯遂死”的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