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词句。B.《〈家〉的序和跋》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巴金。C.于谦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词句。B.《〈家〉的序和跋》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巴金。C.于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词句。
B.《〈家〉的序和跋》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巴金。
C.于谦的《咏煤炭》这首诗表面上是咏煤炭,实际上是明志向。
D.《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

答案
D
解析
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的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而不是辛弃疾。辛弃疾的词风豪放,李煜的词则哀婉凄凉,充满忧伤气质。
举一反三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题。(12分)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彳扁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又何间焉(       )       ②小惠未徧(          )
③神弗福也(       )       ④望其旗靡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3:第③段通过“既克,公问其故”来印证文章第①段中的“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小题4:联系全文内容,概述鲁国取胜的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10分)   .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③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⑤《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⑦,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①元祜: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石杨休”都是人名。③绍圣:宋哲宗赵煦年号。④涪陵:地名。⑤怀素:唐代大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⑥已:同“以”。⑦不诬:不假:
小题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与 元  祐 已 前 所 书 大 异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罢:(        )    (2)从:(        )
小题3:说说“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的意思。(2分)
小题4: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2分)
小题5: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14分)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乙】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景陈其利害,帝善之。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无复溃漏之患。景虽俭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
(选自《后汉书·王景传》,有删改)
【注】①阜:土山。②砥绩:水中沙石。③防遏冲要:在要害处筑起堤坝。④壅积:阻塞积聚。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非相度不得其情  情:              (2)必得躬历山川    躬:           
(3)景陈其利害      陈:              (4)然犹以百亿计    计:          
小题2: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非咨询/不穷其致B.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C.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D.无复/溃漏之患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2)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小题4:根据甲乙两段文字内容,完成下表。(4分)
人物
做 法
人物形象
海瑞
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B.    
王景
A.    
 勤政、俭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B.且秦灭韩亡魏亡:灭亡
C.请广于君广:扩充D.而君逆寡人者逆:背叛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躬耕于南阳             B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 徒以有先生也           D    皆布衣之士也
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        天府之土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所说的“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弦外之音是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表明了秦王对安陵君尊重的态度。
C.唐雎用“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明不愿意“易”的强硬态度。
D.选文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以秦王的前倨后恭与唐雎的前恭后倨相对比,突出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
小题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
小题1:用“/”标出下面画线句子最明显的一处停顿。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小题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翻译。
①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小题4:《望岳》一诗题为“望岳”,全篇却没有一个“望”字,这样是否离题,试做简要分析。
小题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一口气陈述了六个人发迹于民间而被举荐的事实。试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并说明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