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
题型:浙江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①回头看 ②打洞 2.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3.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爱莲说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1)可爱者甚蕃( ) (2)不蔓不枝( ) (3)花之隐逸者也( ) (4)陶后鲜有闻( ) 2.翻译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谢公泛海 |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①。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②。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③。舟人以公貌闲意说④,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⑤。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谢太傅:谢安。按: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孙兴公、王羲之、支道林等畅游山水。盘桓:徘徊;逗留。泛海:坐船出海。②唱:提议。③神情:精神兴致。王:通“旺”。吟啸: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诞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④说:通“说”,愉快。⑤承响:承,应声。响,声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太傅神情方王( ) ②诸人皆喧动不坐( ) ③公徐云( ) ④如此,将无归(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以下各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贵,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今亡亦死 亡:_____ (2)宜多应者 应: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上使外将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置人所罾鱼腹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一)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 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二)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③,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④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⑤,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③经年:一年左右。 ④干:求见。 ⑤甫:刚。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手不释书(放下) B.或颠坠崖谷(有时) C.会有土寇(恰好) D.如是日千百遍(日子)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 A.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B.必无所疑乃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自练乡兵与之角 孔子曰:何陋之有 D.几为所擒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顾炎武和刘羽冲都是好读书之人,但他们学成的结果截然相反。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试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①吴广素爱人 素:_____ ②比至陈 比:_____ ③使公即恒楚将 将:_____ ④是时恒楚亡在泽中 亡:______ 2.翻译。 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