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并回答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

阅读并回答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并回答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予,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文中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几个方面?文中哪句话从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写“其妻献疑”,用意有二:
  (1)突出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其妻认为开山平险一事太难,不仅挖掉这两座大山非愚公之力所能及,而且挖出的土石放到何  处也是一大难题。其妻的这些顺虑,愚公当然是考虑了的。但是,愚公为了子孙后代出入不受阻碍,他以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下决心要开山平险。
  (2)突出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知道仅凭自己“曾小能损魁父之丘”的这点力量是完成不"了这件事的。但他相信他的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有征服自然的信念。(意对即可)
2.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足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慰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究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足“智”,而是真正的“愚”。(意对即可)
3.愚公移山困难有:(1)山高而且大;(2)运土石的工具很小;(3)运土石的距离远、时问长。这可以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句话中得知,也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艰难。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选自《曹刿论战》)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又何间焉________________
牺牲玉帛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秦巨伯
  琅琊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之。(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注】①瑯琊: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②坼:裂开。
1.下列句中加粗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伯思惟某时捶此孙  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
B.乃置伯  委而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C.伯悟  目似瞑,暇甚
D.夜皆去  广故数言欲
2.翻译句子。
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了两孙子。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水仙
(清)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眷,先以度岁无资,衣囊尽,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日:“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日:“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饵购之。(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各司一时________________
(2)购无资________________
(3)请之一________________
(4)是何异于不金陵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待也
C.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愚公移山》节选,完成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固不可_______________
②子子孙孙无匮也_______________
③何而不平_______________
④河曲智叟以应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诚宜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皆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鲍君》,完成1—4题。鲍 君
  昔有人设置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置中而。本主来,于置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日:“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乃以鲍鱼置置中而 去:____________
(2)问其 故: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