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5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5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题型:陕西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5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论语》的“论”字读_________,它是记录_________的书,是_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2、给下列字注音。
说(      )    省(       )   愠(        )     诲(        )
3、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
①温而知新( )                       
②人不知而不( )           
③吾日三省吾身( )                     
④与朋友交而不乎( )       
⑤学而不思则( )                     
⑥思而不学则( )           
4、《论语》十则中有谈(A)学习方法的,(B)有谈学习态度的,还有谈(C)个人修养的,请给下题对号标示。(标序号)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②学而时习之(     )      
③人不知而不愠(     )                         
④温故而知新(     )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lún  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   儒      
2、yuè xǐng  yùn  huì  
3、①旧知识  ②生气、发怒  ③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④真诚、诚实  ⑤迷惑  ⑥有害   
4、① B  ② A  ③ C  ④ A  ⑤ A   ⑥ B   
5、①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选段,完成1——4题。
  陈太丘与友明陈太丘与友明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就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君在(      )   相而去(      )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与友(          ) 太丘舍去(           )
3、翻译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友人已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新疆自治区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陋室铭》,完成1~6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⑾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粗词。
①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
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后遂无问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其两膝相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岛具所得诗句云云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 
B.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起左膝。 
C.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D.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3.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 
B.无案牍之劳形 
C.渔人甚异之 
D.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中“上”与“入”两字用得好,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一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行(          )                  
(2)去后至(         )  
(3)相而去(          )                  
(4)下车文(         )
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
  人有从学者,遇(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①从:跟随。  ②苦:苦恼。  ③渴:迫切地。  ④或:有人。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其义自(           ) 
(2)苦渴无(         ) 
(3)当三余(           ) 
(4)夜者之余(         ) 
2、翻译下列语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反映了关于学习的哪两方面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
  (乙)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④珠也。(《韩非子》)
 [注释] ①柜:小盒子。②缉:装饰边沿。③椟:木匣。④鬻(yù):卖
1、解释加粗的词语。
(1)郑人有买履者(         )      
(2)缉翡翠(         )  
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而置之其坐                    
B、而忘操之     
C、反归取之                     
D、为木兰之柜
3、翻译句子。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则故事都给了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请你任选一个故事,说说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