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题型:福建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视:看,比照。⑥化:融和。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好说不若己者(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4.[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博学的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所以,因此   ④谈论。
2.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3.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4.“略”。
举一反三
阅读并回答问题。《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杂下》)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①齐之辞者也(             )
②今来(                  )
③何(             )
④缚者为者也(             )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西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字词的的含义。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          
如外人____________        
③余人各复至其家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____________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____________。
4.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1.解释下面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佛印绝弥勒(         )   
②卧右膝,右臂支船(         )
③一士人画(           )   
而过之,轴必坠地(         )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甲]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便扶路______________
②处处之______________
③欣然往______________
④无问者______________
⑤八分有______________
⑥高可二黍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段中,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明明“处处志之”,为什么回去寻找桃花源时却“遂迷,不复得路”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乙]段横线处按原文内容填空。并说出它们各自的出处。想一想,这雕刻的句子与文中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 )的词。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
(2)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
(3)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
(4)无案牍这劳(形)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题型:安徽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