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各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孙权对吕蒙说话,表现出君主对臣子的关切之情,从自身的体会,既亲切又中肯。
   (2)表现出鲁肃的惊异之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显出既敬佩又羡慕的神态。
2.(1)你现在掌权管事,不能不学习。
   (2)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举一反三
阅读课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选出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孙权动学突出的是“善劝”,鲁肃与吕蒙的话,突出的是鲁肃对吕蒙的“赞叹”。
B.吕蒙“就学”之后其长进之快,大大超出了孙权当初对他的期望。
C.吕蒙“就学”之前是一个缺少常识、才干和谋略都不突出的人。
D.本文描写了三位人物,其中以吕蒙为主,孙权、鲁肃次之。
2.下列句中加粗的意思相同吗?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他正在北大攻读博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些语句表明吕蒙读书已经有了长进?这属于什么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孙权的语言看,你认为孙权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试从“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阐述孙权是如何劝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泰、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加粗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楚庄王欲越                齐师
B.此之如目也                其家甚其子
C.王伐越,何也            无丝竹乱耳
D.庄王止                      不可久居记之而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见之谓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唯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①戴安道就范宣学:载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②咨嗟:赞叹。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于材人远矣        :_______________
②不宜劳思于此          劳思: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令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蒙以军中多务     不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     精求精
C.自青州人魏,复南奔  根问底
D.涉猎经史,有才干   品学
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晚乎
B.洪仲深让而不为报
C.策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信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第(1)(2)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3)题必答。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忙惊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任贤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贞观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注: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②擢:提拔,提升。③雅:一向,向来。④劳:抚慰。⑤卿:对人表示亲热的称呼。⑥多所弘益:意思是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⑦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位,这就是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太宗诛隐太子。                 既_____________
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数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本,从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看,你认为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