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说钓 (清)吴敏树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当初夏、中秋之月,早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泛然,浮动的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说钓 (清)吴敏树 |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当初夏、中秋之月,早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泛然,浮动的样子),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无何,表示时间相隔不久)浮子寂然。则徐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刚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 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钓之道未善也(方法技术) B.思其动而掣之(拖拉) C.盖逾时始得一动(过了一些时候) D.长可四五寸许(左右) E.起立而伺之(偷偷抓住) F.间乃一得(隔一段时间) 2.下列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 译文:只见村里的塘水碧澄澄的,水波浮动,像蔚蓝色的晴空一般。我忙把鱼竿、钓丝整理好,提起鱼篮前去了。 B.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 译文:这是小鱼来偷吃鱼饵,大鱼快要上钩了! C.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 译文:钓到村里耕田的人都准备回家吃午饭的时候,我才收起钓竿,提着鱼回家。 D.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译文:放眼观望着浮子,浮子还是跟以前一样一点也不动。 3.下面说法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作者在乡间闲暇无事的时候,非常喜欢钓鱼,而且钓鱼的技术也不错。 B.作者比较喜欢在每年的初夏至中秋这一段时间去塘里钓鱼。 C.这天从早饭后直到傍晚时分,作者一直在钓鱼,因此肚中饥饿,非常难受。 D.这天钓鱼,作者只钓到了一条小鲫鱼,真是扫兴而归。 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钓鱼的情景、过程和钓者的心理状态都描写得十分具体而生动。 B.文章意在以钓为喻,说明钓取功名的人也是带着和钓者一样的心理状态。 C.文章意在表明钓胜于鱼,即全身心投入工作比功成名就重要得多。 D.文章寓意深刻,有极强的讽刺力。 |
答案
1.E 2.C 3.B 4.C |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乎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⑺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⑼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所选十则中,其中写学习态度和写学习方法的有第_________则;写思想品德修养的有第_________则;阐述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是第__________则。 2、所选十则中,你最喜欢哪一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吾日三省乎身( ) 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 ) 死而后已(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4、翻译下面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_________________。 3.释词: 日中:( ) 舍去:( ) 在不:( ) 引之:( )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__________。 6.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下列句子中的“而”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默而识之 C、学而不厌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有于我哉”的意思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言文《赵普》完成问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普少习吏事( ) ②读之竟日( ) ③普颜色不变( ) ④太祖乃悟( )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 A、闭门读书 B、半部《论语》治天下 C、凿壁借光 D、闻鸡起舞 4、赵普刻苦读书:手不释卷,请你写出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或谚语,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了本文后,对你的学习或生活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言文《改过自新》回答问题。 |
改过自新 (南朝宋)刘义庆 |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①,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额虎,并皆暴犯②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③”,而处尤剧。或说处***虎斩蛟,实冀④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⑤。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⑥,终无所成。”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⑦,终为忠臣孝子。 注释:①凶强侠气:凶暴强悍、任性使气。②暴犯:侵害。③三横:三害。④冀:希望。⑤二陆:指陆机与陆云。陆机世称陆平原,陆云世称陆清河。⑥蹉跎:虚度光阴。⑦改励:改过自勉。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为乡里所患 患____________ ②或说处***虎斩蛟 或____________ ③而处尤剧 尤____________ ④有自改意 意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与“处与之俱”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人患志之不立 B.跪而拾之以归 C.事列《神仙》之传 D.是吾剑之所从坠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且人患志之不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周处成长的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