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伤仲永》的片段,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题型:吉林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伤仲永》的片段,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时期的文学家______。 2.解释加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立就( ) 书诗四句( ) 环谒( ) 称前时之闻( )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方仲永早慧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伤仲永”,一个“伤”字,表现了作者对仲永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并结合“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这一事实,说说阅读后你的发现。 ①拿破仑在军事院校就读时曾立誓要做一名卓越的统帅并吞并整个欧洲。在院校期间,他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很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终以优异成绩做了一名炮兵,开始了他的霸业之旅。 ②成吉思汗扬言大地是我的牧场,有雄鹰的地方就有我的铁骑,造就了成吉思汗时代。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北宋、王安石 2.完成、写、拜访、相当 3.5岁时,没见过书写用具,就要它们;很快写出一首四句话的诗,并自己命题;根据一件事物作诗,一会就完成。 4.惋惜、同情 5.一个人要想成材,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同时要付出努力。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
一钱斩吏 |
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傍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判毕,下阶仗剑自斩之。 1.请找出短文中出现的两个成语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乖崖“仗剑自斩之”,你认为小吏该不该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说钓 (清)吴敏树 |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当初夏、中秋之月,早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泛然,浮动的样子),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无何,表示时间相隔不久)浮子寂然。则徐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刚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 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钓之道未善也(方法技术) B.思其动而掣之(拖拉) C.盖逾时始得一动(过了一些时候) D.长可四五寸许(左右) E.起立而伺之(偷偷抓住) F.间乃一得(隔一段时间) 2.下列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 译文:只见村里的塘水碧澄澄的,水波浮动,像蔚蓝色的晴空一般。我忙把鱼竿、钓丝整理好,提起鱼篮前去了。 B.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 译文:这是小鱼来偷吃鱼饵,大鱼快要上钩了! C.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 译文:钓到村里耕田的人都准备回家吃午饭的时候,我才收起钓竿,提着鱼回家。 D.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译文:放眼观望着浮子,浮子还是跟以前一样一点也不动。 3.下面说法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作者在乡间闲暇无事的时候,非常喜欢钓鱼,而且钓鱼的技术也不错。 B.作者比较喜欢在每年的初夏至中秋这一段时间去塘里钓鱼。 C.这天从早饭后直到傍晚时分,作者一直在钓鱼,因此肚中饥饿,非常难受。 D.这天钓鱼,作者只钓到了一条小鲫鱼,真是扫兴而归。 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钓鱼的情景、过程和钓者的心理状态都描写得十分具体而生动。 B.文章意在以钓为喻,说明钓取功名的人也是带着和钓者一样的心理状态。 C.文章意在表明钓胜于鱼,即全身心投入工作比功成名就重要得多。 D.文章寓意深刻,有极强的讽刺力。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乎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⑺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⑼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所选十则中,其中写学习态度和写学习方法的有第_________则;写思想品德修养的有第_________则;阐述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是第__________则。 2、所选十则中,你最喜欢哪一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吾日三省乎身( ) 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 ) 死而后已(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4、翻译下面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_________________。 3.释词: 日中:( ) 舍去:( ) 在不:( ) 引之:( )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__________。 6.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下列句子中的“而”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默而识之 C、学而不厌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有于我哉”的意思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