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曹刿论战》(节选)与《子鱼论战》(节选),回答问题。[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曹刿论战》(节选)与《子鱼论战》(节选),回答问题。 |
[甲]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曾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来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乙]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①济。司马②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③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⑤,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⑥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令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耉⑦,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⑧可也。” 【注释】①既:尽。 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指子鱼。 ③重(chóng):重复,再次。 ④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⑤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⑥勍(qíng)敌:强敌。 ⑦胡耉(gǒu):很老的人。 ⑧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解释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弗敢专也( )(2)忠之属也( ) (3)遂逐齐师( )(4)阻而鼓之( ) 2.翻译下面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认为“肉食者I鄙,未能远凛”。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和子鱼在作战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1)独自(2)尽力做好本分的事(3)追赶,追击(4)击鼓(进军) 2.火火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3.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4.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挢;泓水之战火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为是,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意思对即可) 5.不设统一答案。示例:相同之处是两人都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机。曹刿选择“齐人三鼓”后的时机发动进攻:子鱼主张“其米既济”的时机发动进攻。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下题。 |
湖心亭看雪 张岱 |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西湖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生:_______________ ②殚其地之出 殚:_______________ ③犯寒暑 犯:_______________ ④又安敢毒耶 毒: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项中,加粗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乡邻之生日蹙/可计日而待也 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 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欲言,无可进者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原句:蒋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1~5题。 |
孟浩然,字浩然,裹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的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选自《新唐书》)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 (1)何惧而匿 匿:___________ (2)浩然再拜 再:___________ (3)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 偕:___________ (4)欲荐诸朝 诸: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卒不赴/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B.维以实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朝宗怒,辞行/停数日,辞上 D.君与韩公有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用法与“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A.黑质而白章 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C.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D.先帝刨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水田园诗人,但一生仕途坎坷。从全文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甲】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 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第(1)(2)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3)题必答。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字,完成1-5题 |
《陈涉世家》 |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哪两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A.陈胜、吴广乃谋曰 聚室而谋曰 B.扶苏以数谏故 (《愚公移山》)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C.卒买鱼烹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D.得鱼腹中书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E.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下边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 A.旦日,卒中往往语 B.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C.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孤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