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
曹刿论战 《左传》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朱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时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____________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__ (3)既克,公问其故。 故: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 (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1)问:参与(2)福:赐福、保佑(3)故:缘故、原因 2.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3.(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示例:能力的展现需要一个舞台,当机遇尚未到来时,应该积极为自己能力的展现寻找机会,让别人认识你,欣赏你,愿意为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能联系选文通顺表达自己的感悟即可;若从鲁庄公知人善任的角度来论述亦可。) |
举一反三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①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②,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③,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④古人之奥区⑤,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食具、羹匙和筷子,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注释】①寝:丑陋。②竖立:同“树立”,自竖立,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③屈曲委蛇(yí):指书中曲折难尽的深意。④赴:探求。⑤奥区:奥妙的境界,指难攻的古代学术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字。 (1)未尝识书具( ) (2)从先人还家( ) (3)少长,虽长大( ) (4)或对客不听其语( ) 2.下面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并自为其名 有仙则名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数千言不肯休 C.即书诗四句 板桥每读一书 D.还自扬州 并自忘其所语 3.翻译下面句子。 (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仲永和郑板桥幼时在天资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请从文中各找出一个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至少使用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小惠未偏______________ (2)又何间焉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项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 (1)“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 5.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们以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文阅读,完成问题。 |
小石潭记 |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 B.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为乐) 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年轻人)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认为,以为)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潭水的清洌?第(3)段写潭水的来源及岸势,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佳句赏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你的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
期行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是无信/是进亦忧,退亦忧 B、太丘舍去/屋舍俨然 C、相委而去/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D、下车引之/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2、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只好丢下朋友一个人出发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句子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足够、足有) B.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C.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D.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描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佳作,作者写初见小石潭时的心情是“_______”,可游到最后,心情却感到“_______”(前两空用原文填写),只好离开,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