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②贮录:储存,收存。③遗(wèi):给予。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⑤未展:来不及。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⑴母好铛底焦饭(   )
⑵袁府君即日便(   )
2.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⑴吃 ⑵出征
2.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3.示例一:焦饭有情,孝心无价。
   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媵人持沃灌(   )
(2)四僵劲不能动(   )
2.下面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A.莲,花之君子者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山峦为晴雪所洗。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句子: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淡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呜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戌刻:下午七时至九时。②稷下:地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1.下列加粗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客稷下(恰好)
B.各趋出(迅速)
C.并忘其末也(衣服)
D.某家楼台南北向(改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墙倾屋塌声    曾不能毁山一毛
B.众骇异,不解故  并忘未衣也
C.视街上,男女裸聚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D.仆复起      学时习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句子: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一句表现了地震时人们怎样的情状?对这种情状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者,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先主之(   )
(2)将军宜枉驾之(   )
(3)欲大义于天下(   )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好《梁之父》   武陵人捕鱼
B、屏人曰      未若柳絮风起
C、每自比管仲、乐毅 受地先王
D、智术浅短     学不思则罔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卢君出牧衢州,有一士投贽。公阅其文,十篇,皆公所制也。密语曰:“非秀才之文。”对曰:“某苦心忧课,非假手也。”公曰:“此某所为文。兼能暗诵否?”客词穷,吐实曰:“得此文,无名姓,不知是员外撰述。”惶惶欲去。公曰:“此虽某所制,亦不示人,秀才但有之。”
  比去,问其所之。曰:“汴州梁尚书也,是某亲丈人,须住旬日。”公曰:“大梁尚书乃亲表,与君若是内亲,即与君合是至亲。此说,想又妄耳。”其人战灼,若无所容。公曰:“不必如此。前时恶文及大梁亲表,一时奉献!”
【注释】①投贽(zhì):投递求见的名贴,这里指秀才把文章递进去,求得提拔的意思。②某:自称,相当于“我”。③课:功课,学业。④兼:这里可译作“也”。⑤战灼:哆嗦,打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非手也(   )
(2)客词(   )
(3)秀才有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比去,问其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秀才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各项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无从书以观(   )
(2)门人弟子其室(   )
(3)持沃灌(   )
(4)白玉之环(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具体从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重庆市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