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
题型:宁夏回族自治区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论语》十则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请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 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 是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人不知而不愠:( ) 传不习乎:( ) 思而不学则殆:( ) 其恕乎:( )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要向所有的人学习,学习好的,不要学坏样。 B.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能够做我老师的人。 C.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D.别人的优点应该学习,别人的缺点应该引以为戒。 4.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说通悦,愉快的意思;女通汝,人称代词你;知通智,聪明。 2.生气,发怒;老师传授的知识;有害;大概,也许。 3.A 4.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的表现。 ②只读书而不肯动脑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精神倦怠而无所得。(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徐喷以烟( ) 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 盖一癞虾蟆( )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时有物外之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
伤仲永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就:_________________ 称:_________________ 书:_________________ 利: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表现出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却并不突出,到二十岁左右的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 B、方仲永刚开始作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彩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C、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两句可以看出。 D、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成为一名普通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 4、“_____”点出了仲永人才能衰竭的原因,预示了他“______”的结局。(用原文回答) 5、纵观全文,仲永的写诗才能的变化,可分哪三阶段?(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为己仁,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项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自己”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不亦说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吾日三省吾身:( ) 死而后已:( ) 2、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孔子对弟子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划线的词。 ①恐已暮矣( ) 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③臣闻之( ) ④善哉(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驱之别院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说:__________省:_________信: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文中论述求知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每方面写一句即可)。 求知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