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播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心之________
(2)斗折行______
(3)其境过清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感到快乐(或:以……为乐)
   (2)像蛇一样
   (3)因为,由于
2.(1)(树枝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长短不齐,随风飘动。
   (2)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3)使人不觉心境凄凉,寒气彻骨,寂静幽深,十分忧伤。
3.①位置偏僻。
   ②竹树藤多,少有人来游玩。
   ③作者对环境的感受。(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记母教铨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
【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②〔纺绩〕织布。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④〔夏(jià)楚〕责打。
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一)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二)
  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张元之(责备)
B.速医治之(邀请)
C.一牛,老且跛(留下)
D.之使出(牵,拉)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今人所弃而死  不足外人道也
B.若见不收养   此可以为援不可图也
C.将鬻屠肆    欲有求我也
D.杖击牛曰    衾拥覆,久而乃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又惠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遏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客臭,焯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各组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送之    街串巷
B.媵人持沃灌 浩浩
C.主人日食  再接
D.白玉之环  金衣紫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无从书以观 __________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看,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他是如何克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阡陌交通(   )
②便还家(   )
③不为外人道也(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B.读书不       耕之垄上
C.父母忧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  臣客欲有求于臣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