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①株:树墩子。②耒:古代耕田用的家具。1、解释划线的词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①株:树墩子。②耒:古代耕田用的家具。1、解释划线的词

题型:月考题难度:来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①株:树墩子。②耒:古代耕田用的家具。
1、解释划线的词语。
触株(   ) 因其耒而守株(   ) 复得兔(   )
2、用现代话翻译下面的句子。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这则寓言故事,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跑; 放下; 希望
2、兔子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3、如: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注定要失败。或者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等。
(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后面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    ) (    )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②万钟于我何焉!(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
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舍鱼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有不为也
C.乡为身死不受
D.呼尔与之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喻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1)知之知之(   )
(2)知也(   )
(3)思而不学则(   )
(4)满则(   )
2、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
(1)诲女知之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
5、(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曾子***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市 之:往
B.顾,为女***彘 反:同“返”
C.妻市反 适:往
D.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汝(地名,汝水之畔)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nuò)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zhé)欣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无可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而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女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hui)曰:“天下姓字夥(huǒ)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注:累世:连续几代。辄:就。
具币:准备钱币。拟:打算。
治状:写请柬,写文书。趣:同“促”,催促。
搦管:拿着毛笔。恚:恼怒。
夥:同“伙”,多,很多。
1.试翻译下列句子。
①聘楚士训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谢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累世不识之乎”,“搦管临朱”是什么意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的寓言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ī):古代装酒具。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
酒且饮之 引:________________
②夺卮曰 其:__________________
饮其酒 遂:__________________
④终其酒 亡: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文体是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