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

核舟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核舟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数)
B.高二黍许(可以)
C.雕栏相焉(望见)
D.水波不(起,兴起)
2.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第一句所用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4.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3.AC
4.从中间到旁边。
5.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一反三
读书佐酒
  苏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③率(lǜ):标准。 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斗为率(把、用)
B、击不中(指代副车)
C、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留(在)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晏子使楚》一文,完成下面问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齐之辞者也_________________
  吏二缚一人王_________________
  齐人善盗乎_________________
  圣人非所与也,寡人反取焉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晏子是怎样巧妙应对楚王的羞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晏子之御者》,完成下面问题。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①御:驾驶车马。②拥大盖:(头顶上)撑着大的车篷。③策驷马:用鞭子赶着四匹(高大的)马。④扬扬:得意的样子。⑤去:离开,指和丈夫离婚。⑥志念:志向和爱好。⑦自下:自卑。⑧抑损:谦逊,抑制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⑴从门间而(  )
 ⑵夫问其 (  )
 ⑶自以为(  )
 ⑷妾是以求去也(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其 御 之 妻 从 门 间 而 窥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晏子怪而问之,御实以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用一句话来评价文中人物的优点:
 ⑴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御者之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给了你哪些启示?(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
 ②便还家__________
 ③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
 ④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甲】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中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无论是甲文中虚构出的“世外桃源”还是乙文中作者的隐居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发现桃花源——(  )——(  )
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词。
(1)如外人(  )
(2)便还家(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