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行(期待)——魏文侯与虞人猎(约定)
B.去后至(才)——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照顾)——日,饮酒乐,天雨(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地方)——天又,公将焉之(下雨)
2.翻译下面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
  (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
3.主题: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谈感受:“略”。(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举一反三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芳容泣而之____________
(2)之可以即愈____________
(3)且吾有大事未____________
(4)闻言动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之 称: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卿家君孤,孤法卿父 法:______________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误认
  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1.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____________的品质,表现了“马主”______________的品质。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回:“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请用“/”标出下列旬子中的停顿。(标点符号处)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期 日 中 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2、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下车之(  )
②撒盐空中差可(  )
③尊君在(  )
④白雪纷纷何所(  )
3、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则故事中“友人惭”是因为___________;第二则故事中“公大笑乐”是因为_____________。
5、文中的陈元方和谢道韫都是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请再写出一个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及其故事。(要求不超过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长者子 ,入海取沉水 。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来归家。诣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
  注释:① 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 沉水:即沉香木,一种名贵的木材。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诣yì:往,到。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1)昔:_____________
(2)持:_____________
(3)市:_____________
(4)是: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和“不如烧之作炭”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之市
B、何不试之以足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故时有物外之趣
3、翻译: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