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游恒山记》(节选),完成1—5题。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游恒山记》(节选),完成1—5题。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1.解释下列各句中画线字。 有虬松离立道旁 崖石渐起,松影筛阴 上负绝壁 跻危崖、登绝顶 还过岳殿东 余益鼓勇上 2.把下面句子译成白话文。 ①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②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 3.上文详写了作者上山登顶的经过,一步一景。景物、地名,以及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其景物、地名大致有 、 、 、 、 、 、 、 等处。 4.用横线画出描写北岳殿的句子。 5.从上文的描写可以看出恒山具有 的特点,但徐霞客却“益鼓勇上”,可见他具有 的精神。 |
答案
1.盘曲 像从筛子筛过的一样 靠着 高 转,绕 更加 2.①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殿下很高的台阶插上云天,廊屋上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立着。 ②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 (意思对即可) 3.望仙亭、 虎风口 、 “朔风第一山”牌坊 、 寝宫 、 飞石窟 、 北岳殿 、 会仙台 、 登顶间道 等处。 4.“略” 5.从上文的描写可以看出恒山具有 高、陡、险 的特点,但徐霞客却“益鼓勇上”,可见他具有 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 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
举一反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交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词。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②如有所语( ) ③矫首昂视( ) ④珠可历历数也( ) 2.下列划线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 ] |
A.诎右臂支船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东坡右手执卷端 D.绝类弥勒 3.句子翻译。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 |
草书大王 |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析研究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 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________ ②使侄录之___________ ③索笔疾书___________ ④执所书问曰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例:予观夫巴陵胜状(我) ①皆讥笑之_______ ②诟其侄曰________ ③汝胡不早问________ ④致余忘之________ 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划线词。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2)怀民亦未寝( ) (3)盖竹柏影也(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2、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庭下如积水空明 (2)水中藻荇交横 3、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事,请概括出来。 。 4、由“月色入户”你联想到的古诗句有 “ ” 5、这篇短文中写月色的句子是 , , 。 6、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请选出来,然后谈点看法吧! 。 7、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列画线词。 念无与乐者(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 2、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 ] |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 4、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 |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男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现在写作什么,是什么意思。 (1)曾益其所不能 现在写作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困于心,衡于虑 现在写作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语句中划线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 ] |
A.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 B.征于色,发于声(征验,表现) C.饿其体肤(饥饿) D.入则无法家拂士(在里面,指国内) 3.下面句子中“于”字的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 ] |
A.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联系全文,说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上文“行拂乱其所为”说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上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上文“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 6.全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词语回答) 7.第一段列举了六个事例,这六个人的共同点在哪里?第二段中的“是人”指的是什么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以上文字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 |
A.所选第二段文字是说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的环境才能造就出来。 B.所选第三段文字,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经受磨炼的益处。 C.所选第四段文字是说人要在忧患中生活才好,不要过那种安逸的生活。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前两段主要采用了事例论证的方法。 9.翻译成现代汉语: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