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狼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及走,(狼)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悬诸村而(明)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 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钧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结尾:___________。 1.按原文填空,补充完整文章;并翻译所填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所标词语。 (1)一狼洞其中 (2)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3)其一犬坐于前 (4)止有剩骨 3.前两段中,那些词句显示出屠夫的处境十分危险? 4.屠夫与狼的斗争经历了那些阶段? 5.第一则中,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仿照第一则结尾,给第二则写个结尾: _________ 6.谈谈读两则故事后的感受: _ |
答案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才明自在前面的狼假装睡觉,用来迷惑屠夫。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禽兽狡诈、变化 (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些笑料辞罢了。 2.(1)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2)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3)犬罐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4)止:同“只”,只有 3.晚归;两狼缀行;投骨尽;狼并驱如故。 4.拒(迁就退让)、御(抵抗自卫)、杀(主动出击,连杀两狼)。 5.狼亦酷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缘术求鱼,狼则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6.《狼二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可多方解读。 (意思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文]童寄者,彬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乙文]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馅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1.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布囊( )其口 怀剑将犬( ) 贼易( )之 先将数石米餐(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试比较赏析区寄两次脱身的描写,这样写表现出区寄怎样的形象? ①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②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乙文]中找出与“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相照应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寄与区寄有何相同点、不同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童趣 |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划线词语: ①观之,兴正浓( ) ②鞭数十( ) ③项为之强 ( ) ④又留蚊于素帐中( ) 2、翻译句子。 ①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描写带有作者的夸张想像。作者是把_________ 想像为野兽,将___________想象为树。 4、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①项为之强( )( ) ②徐喷以烟(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又留蚊于素帐中 3、作者小时候把什么当作云、鹤?从中可见作者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学了本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此皆幼时闲情也。 1.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 2.“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时间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 4.第二段所记之趣源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 6.文中“昂首观之”的内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的一个被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与课文首句相呼应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 |
[ ] |
A.表示重复或继续 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 12.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双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揠苗助长 |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⑴谓其人曰( ) ⑵今日病矣( ) ⑶予助苗长矣( ) ⑷其子趋而往视之( )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 |
A、闵其苗之不长 B、其子趋而往视之 C、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苗则槁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几个含有“寡”字的四字成语(写的越多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从结构上可分为两层,试用“题型:”在文中标出层次;另外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层以__________为主,第二层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6、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