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来此绝境( ) (2)具答之( ) (3)便要还家( ) (4)不足为外人道也( ) (5)阡陌交通( ) 2、选出画线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 ] |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C.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D.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1)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 (2)具答之( 详细 ) (3)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4)不足为外人道也( 值得 )(6)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 2、D 3、“略” 4、桃花源中人不希望外界扰乱他们宁静的生活。 |
举一反三
歧路亡羊 |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1、解释下面画线字。 (1)杨子之邻人亡羊 ( )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 ) (3)歧路亡羊 ( ) (4)既反 ( ) 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3、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阅读《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①,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①使——使用,指劳动力。 (1)解释画线的词。 ①及其家穿井( ) ②不若无闻也( ) ③问之于丁氏( ) ④有闻而传之者( ) (2)翻译: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文中字的意思。 ①念: ②但: 2.“于”字的意思和用法与“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
A.其一犬坐于前 B.贫者语于富者曰 C.又留蚊于素帐中 D.生于淮北则为枳 3.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这处比喻的本体是 ,喻体是 ,相似点是 。 4.《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结合这一背景,体会结尾一句的丰富内涵,试回答: ①“闲人”之“少”实为 的人少,作者的叹息表达了对 之人的不满。 ②两问一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 答: |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①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训学斋规》 注:①漫浪:随随便便。 ②急:要紧。 1.解释词语。 (1)可以有得。 得: (2)其义自见。 见: 2.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请用文章原句回答) 答: 3.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 的重要,这是因为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个字) 答: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念:_______________ ②但:_______________ 2.“于”字的意思和用法与“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
A.其一犬坐于前 B.贫者语于富者曰 C.又留蚊于素帐中 D.生于淮北则为枳 3.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这处比喻的本体是_______,喻体是______,相似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结合这一背景,体会结尾一句的丰富内涵,试回答: ①“闲人”之“少”实为 的人少,作者的叹息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人的不满。 ②两问一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