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4题。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4题。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答案
1.①抢 撞 ②缟素 穿白色的丧服(穿丧服) ③短 个子矮 ④继 连接,紧接着 2.C 3.楚国的守门官认为晏子个子矮,就特意在大门旁边造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这个小门进去。 4.相同点:①二人都是代表弱小国家出使强国,面对东道主国家的威胁、蔑视,①不畏强暴,不怕牺 牲,不卑不亢,②凭着机智和勇敢战胜强敌,③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同时也保全了自己。 不同点:唐雎的态度是①针锋相对,大义凛然,②因而语气果敢、坚决,语言锋利,慷慨陈词;晏子 主要①凭借机智,设置圈套,引君入瓮,让企图侮辱人者自取其辱,②语言诙谐、幽默,犀利。 |
举一反三
文段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文段2: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迫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深思)记。通籍(做官)后,俸去书来,落落(很多的样子)大满,素蟫(蛀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珍惜)也。 |
(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2)录毕,走送之( )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4)故有所览辄省记( ) 2.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两处停顿。 然 后 叹 借 者 之 用 心 专 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4.选段一中有哪些语句说明作者勤奋刻苦读书的? 5.选段二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书非借不能读”的? 6.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两文字以后的感受和体会。 |
古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战国】孟轲《孟子》) 【乙】越心未平①,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②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③,视之以伍员④。未三、四级⑤,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说,俾嚭⑥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⑦曰:“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⑧,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王赐员死,而嚭用事⑨。明年,越入吴。 (【唐】罗隐《吴宫⑩遗事》) 【注释】:①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 ②俾:使。③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 ④伍员:伍子胥,吴国大臣。 ⑤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 ⑥嚭(pǐ):伯嚭,吴国太宰。 ⑦倡:宣扬。 ⑧这句意思是说:伯嚭只想自己的官职赶快升得高些。亟:急,赶快。 ⑨用事:专权,当权。 ⑩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 1.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读下列文言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
甲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讽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乙 《医扁鹊见秦王》 |
医扁鹊①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②。左右日:“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③:“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④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注释:①扁鹊:战国时名医,姓秦名越人,渤海郡人,医疗经验丰富,擅长各科,反对巫术治病。 ②除:去掉,此处引申为医治。③石:石针,即砭,古人用以扎皮肉治病。④此:如此。 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②群臣进谏,门庭著市 ③将使耳不聪,自不明 ④扁鹊怒赢投其石 2.翻译下列语句。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 A.甲文段用语详略得当,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 ) B.乙文“扁鹊怒而投其石”中的“怒”字用得好,它写出了扁鹊的神情态度:不愿与庸人为伍。( ) C.分析乙文中扁鹊的话语,可以看出扁鹊所认为的治国道理是:要善于听取贤人的意见,要远离庸才。 ( ) D.乙文中左右大臣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扁鹊却能“怒而投其石”,这是因为他有高深的医疗水平。这一点启发我们:艺高人胆大。 ( ) 4.找出甲文第一段及乙文中带结论性的语句,分析这两段推断结论所用的方法。 ①甲文第一段带结论性的语句: ,所用的推断方法: _ ___ ②乙文带结论性的语句: ,所用的推断方法: _ 5.根据上两则文言材料,简要概括齐威王和秦武王的性格特点。 齐威王: 秦武王: |
阅读《出师表》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____________ (3)臣不胜受恩感激:____________ (4)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划线的词语的含义或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
A. 咨臣以当世之事 为坛而谋,祭以尉首 B. 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C. 不求闻达于诸侯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D.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诸葛亮日夜操劳,南征孟获后又北伐操魏,为的是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 B.力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诸葛亮意在提醒后主刘禅“亲贤臣,远小人”。 C.诸葛亮认为,如果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没有劝慰后主宣扬圣德的忠言,那么就是由于他们办事拖沓,不能雷厉风行造成的。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一句,表达了诸葛亮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决心。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一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
阅读《出师表》,回答文后问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以彰其咎 (4)遂许先帝以驱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划线句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4.选文中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分别是 、___ 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 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