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小题。(共8分)“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⑴每当我们来到原野、漫步海边或走进森林的时候,总感到那里的空气特别的新鲜,浑身充满了轻松的感觉。这是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小题。(共8分)“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⑴每当我们来到原野、漫步海边或走进森林的时候,总感到那里的空气特别的新鲜,浑身充满了轻松的感觉。这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小题。(共8分)
“空气长寿素”——负氧离子
⑴每当我们来到原野、漫步海边或走进森林的时候,总感到那里的空气特别的新鲜,浑身充满了轻松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长寿素”——负氧离子。
⑵负氧离子是一种带电的颗粒。早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空气带电现象。空气之所以带电,就是因为其中含有负氧离子。那么负氧离子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大气中时常发生高压放电现象——闪电,就在闪电发生的瞬间,其周围的空气即被电离,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负氧离子。
研究表明,树木、花卉释放出的芳香挥发物质具有增加负氧离子的功能。此外,喷泉本身就是一个负氧离子发生器,甚至海里的浪花、喷花的淋浴头也都会产生负氧离子。这就是原野、海边、森林里的负氧离子格外多的原因。
⑷负氧离子在空气中不会无限增多,也不会长期停留,而是不断产生、不断消亡。据测定,北京北海公园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含有负氧离子800多个,而在行人拥挤的王府井大街仅200个左右。负氧离子惧怕灰尘、细菌、病毒,一旦碰到这些小的颗粒,就会发生电荷的传递,致使灰尘和细菌的颗粒变大,当空气托不住它们时便降至地面。这就是负氧离子多的地方有毒颗粒少、空气格外清新的原因。
⑸负氧离子对人的健康非常有益。它不仅能使空气清新,还可以灭菌、除尘、治病。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很高时,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繁殖,降低血压,消除疲劳,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称负氧离子为“空气长寿素”。
⑹据最新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报道,世界上三个有名的“长寿村”——巴基斯坦东部的芬扎、厄瓜多尔南部的毕路卡其巴以及前苏联高加索的一个村庄,仅百岁以上的寿星就有数百人。这三个长寿村皆是群山环抱、绿树成荫,负氧离子浓度很高。
⑺懂得了负氧离子的有关知识,我们就要在工作、学习之余经常到郊外、海边去放松放松,这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小题1:本文从           、消亡、           三个方面介绍负氧离子的知识。(2分)
小题2:第⑶段中加点的“研究表明”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小题3:第⑹段举三个“长寿村”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什么?(2分)
小题4:要增加我们校园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可采取哪些措施?(2分)(写出两项即可)
答案

小题1:产生(形成),作用。
小题2:不能去掉,因为“研究表明”用在这里表明了下文所说明的内容并不是主观猜测,而是通过研究得到的结论,是科学可信的。(意思对即可)
小题3:负氧离子对人的健康长寿非常有益。
小题4:栽花种树、修建喷泉、添置负氧离子发生器等。(应不少于两项,措施合理均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文段,2.3段写其产生,4段写其消失的原因,5段写其作用。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因为“研究表明”用在这里表明了下文所说明的内容并不是主观猜测,而是通过研究得到的结论,是科学可信的。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举例子的作用的把握。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负氧离子对人的健康长寿非常有益。
小题4:
试题分析:结合文中信息回答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余昌的《神奇的腹语》。(12分)
①今年的央视春节晚会中,台湾腹语大师刘成表演的《空空拜年》,再次引起了大家对腹语的兴趣与好奇。那么,腹语是真的吗?它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
②其实,腹语术是一门十分古老的技艺,据说起源于古埃及,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古代也有很多关于腹语的记载,常被称为“肚仙”,用来做迷信骗人的把戏。在西方中世纪,很多腹语术家被认为是掌握“邪术”而遭受迫害。公元850年,康士坦丁堡大主教福提斯宣布,腹语“是藏在人胃里的魔鬼,是只配住在粪坑里的邪魔”。近代以来,腹语术在国外重新流行,鼎盛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被频繁地运用在广播和电视里。而对中国人来说,最有名的腹语者大约要算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四大恶人”之首“恶贯满盈”段延庆。
③正如刘成在春晚后接受采访所说,“一般大家都以为腹语是用肚子说话,其实真正说话的还是嘴巴”。玉林师范学院副教授张春秀曾对腹语发声做过专门研究,她说:“我们平时说话用舌、齿、唇共同运动,通过口腔共鸣来完成发音过程。其实人的发音器官不止这些,而且比想像复杂得多。人类发音器官的整个装置像一架乐器,大致分三个部分:动力系统——肺,发音体——喉头和声带,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实践证明,用嘴说话不是唯一的说话方式,但它却是最省力、最便捷的一种方法。而腹语只不过是另一种说话的方式而已,腹语是用腹式呼吸为基础,在舌肌和腹肌的共同协助之下,以嘴唇不动(不是绝对不动)的形式用丹田气息打在声带上造成声带震动,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另外一个人在说话的感觉,作出了腹语的效果。它仅仅是一种发音技巧,不是一种特异功能。”
④几乎所有人都能在嘴唇没有明显动作的情况下发出A、E、I、O、U这些元音,但在同样的情况下发出B、P、M、S、V这样的辅音却不是凡人能够做到的。一个正常说话的人要把舌头放平,让声音从上面传出来。但腹语术家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他的舌头要高高地拱起来,让声音斜着从鼻腔传出去。
⑤科普作家郭正谊曾表示,学腹语并不难,只要倒吸气发音,或者强把话音往下咽就行。开始有些不习惯,慢慢就会掌握窍门,发音也由唔唔声变清楚些了。如果持之以恒练习下去,也许你也能当一把“肚仙”。
(选自2014年2月12日《北京日报》,题目为编者所加)
小题1:本文开头有何特点?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2:第②段中为什么要提及腹语术被当成是迷信、邪术的事?(3分)
小题3:结合第③段,用下定义的形式解释腹语是怎样的一种发音方式。(3分)
小题4:作者说腹语“不是凡人能够做到”,又说“学腹语并不难”,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10分)
手机确定你的位置
①当今时代,手机已经越来越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随着手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各种新兴无线业务的出现,如彩铃、彩信和手机上网等等。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
②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位置。例如,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俄罗斯军队用导弹击毙正在用手机通话的杜达耶夫,就使用了这项技术。在公共安全方面,警方在处理绑架案件的时候,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确定使用手机的绑匪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例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救助突发疾患的病人等等。那么,怎么用手机来定位呢?
③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在卫星定位技术中,最有名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这是一种利用卫星系统实现移动目标三维定位的技术。而地面无线定位则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传播时间、信号场强、相位、入射角度等参数实现移动目标的定位。手机定位技术属于地面无线定位系统。
④手机定位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各种不同的定位业务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我们都知道,手机处在外地漫游状态时,其通话费的计算就另有标准,那么这种定位所需的技术就比较简单。移动通信网有很多基站,每个基站覆盖一定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手机与基站发生通信联系.从而确定其大致位置。
⑤在手机的无线定位系统中,为了避免对移动终端增加额外开销,多采用的是基于网络的定位方案,由多个基站同时接收和检测手机发出的信号,根据测量到的参数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定位估计。为了获得这些参数,就需要在基站中安装监测设备,再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而估计出手机的大致位置。手机信号的参数有传播时间、信号场强、入射角度等。
⑥从手机发出的信号到达基站,需要一定的时问,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那么,如果通过多个基站进行这种测量,就可以计算出手机的位置。这种技术对时间同步的要求很高,后来,人们研究出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时间差来确定手机位置。
⑦手机距离基站越远,所接收的信号强度越低。这样,通过测量接收信号的场强数据,以及一些相关的参数,就可以估算出手机与基站之问的距离。同时,由三个以上的测量值就可以估算手机的位置。这就是根据信号场强弱来定位的原理。由于在城市的复杂环境中,无线电波的传播非常复杂,所以.这种技术在定位精度上有局限性。
⑧手机发出的信号是一系列电磁波,电磁波到达基站有一定的入射角度,测量入射角度.就会得到一条从发射机到接收机的方向线,手机的位置就可以由这条方向线得到。当然了。至少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为了测量电磁波的入射角度,接收机的天线需要改进,必须配备方向性强的天线阵列。
⑨以上介绍的是最基本的手机定位技术。如果定位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话,就需要多种定位技术混合使用,这就是混合定位技术。在混合定位技术中,手机也可以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人们服务。特别是在城市里,可以利用基站密集的优势,利用卫星技术和基站信号混合的方式定住,实现在高楼层中的精确定位。⑩虽然目前的手机定位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定位技术一定会更好地造福于人们。
小题1:本文按照什么说明顺序说明了怎样的中心内容?(3分)
小题2: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3:第⑥——⑧段介绍了哪几种手机定位技术?(3分)
小题4:第⑧段中加点的词“至少”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比特币是什么
2009年,一个名叫中本聪的神秘黑客率先提出了“比特币”这个概念,并描述了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创造一种“秘密货币”的方法——比特币不由某家公司或某个央行发行,也不与任何现实货币挂钩,却可以用来购买现实世界中的物品和服务。
这位黑客不是在写科幻小说。很快,这种虚拟货币就出现并开始被交易了。
只要你有电脑,你就能发行比特币。形象地说,比特币是由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计算机“挖矿”而得的。如果你想要获得比特币,只需要安装一个挖矿软件,你的计算机就开始进行大量运算,这就是“挖矿”了。
而所谓的“挖矿”,意思就是解题。比特币系统会不断地给玩家的计算机提供所谓的“苦力题”——即毫无捷径可循,全靠卖苦力死算的题目。谁先做出就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新货币——相当于发行了这一数量的货币。然后你可以保留这些货币,或者卖掉,换取现金。
不管用哪一台电脑挖矿,在比特币诞生初期都很容易获得50个比特币。而现在,随着参与“挖矿”的人越来越多,即使安装了挖矿软件,也找不到挖矿的界面了。现在的“矿工”一般都通过特殊方法,组成矿工行会,大家一起挖。
一开始,1美元可以买1309.03比特币。然而,这种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目前,1比特币的价值已经远远大于100美元了,这种涨幅是任何投资产品都无法相比的。
因此,比特币发烧友越来越多,不仅出现了希望出售祖宅以换取比特币的疯狂粉丝,甚至还有人喊出了比特币是“全球经济最后的避险天堂”。这样的口号虽然夸张, 却也是因为比特币的存在本身便颇为科幻——它不由任何政府、企业或银行创办,没有规则,却可以真实交易,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一种货币。
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原理类似于现在的迅雷下载。这样的传输意味着整个网络便是比特币的支付系统,它并不需要像其他虚拟货币一样有一个支付中心。因此,只要互联网还存在,可以说你手里的比特币就是安全的。
比特币是有限的,具有极强的稀缺性。根据算法规定,该货币系统的发行速度会越来越慢,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之内。所以,通货膨胀这种事对比特币系统来说是不存在的。
比特币还有其它特点:无法追踪、不用纳税、交易成本极低等,所以比特币还有幸成为了走私、洗钱与非法交易的最佳工具——没错,在互联网时代,“赃款”可能不再是黑色行李箱里的整捆美元,而是一些存在在互联网上的数据,只需轻轻点动鼠标便能完成交易。
小题1:什么是比特币?(4分)
小题2:比特币比较安全的原因有哪些?(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0分)
飞机上的黑匣子现代民航客机尽管采用大量新技术,采取许多安全防范措施,但意外坠机事件仍在所难免。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泡。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对了, 这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3月8日,马航370的神秘失联,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飞机的黑匣子上,找到黑匣子也成了揭开马航370失踪真相的唯一途径。
其实黑匣子并非黑色,而是桔红色 。它之所以采用桔红色,主要为了与周围地形地貌颜色相区别,便于寻找。它是用特殊坚实材料制成的流线型集装箱。黑匣子这种机上信息存储器,即磁带记录机, 它记录下飞行中的重要参数,例如,飞机相对地面状态、速度、高度、航向、航速、燃料等等。依照这些参数,就可以很容易标绘出航迹。信息随录随洗,但保留飞 机失事前数小时的飞行信息。2009年6月,法航447航班在大西洋神秘失踪,3年后调查人员在大西洋深处的飞机残骸中找到黑匣子,黑匣子完整的保存了飞 机的飞行记录,正是凭借黑匣子保存的的最后两小时的语音记录,人们才揭开了法航447航班失踪的谜团――由于飞行员缺乏经验、操作失误导致悲剧的发生。
除了桔红色外表外,为了更容易找到它,黑匣子还装有无线电信标,这种装置能自动、定时向外发射一定的无线电信号,便于专用的接收机接收。
黑匣子外壳十分坚固,表面覆涂隔热材料。它能同时承受来自三个方向3.4公斤重的物体长达5分钟的撞击;能承受一件230公斤的重物从3米高度砸下的冲 击;能经受起火爆炸,并能在1100℃的烈火中烧半小时;能在3米深的水中浸泡30天。就算这样的保护,在有些空难中黑匣子仍然遭到了损坏,所以国际航空机构又规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而且记录介质也从磁带式改进成为能承受更大冲击的静态存储记录仪,类似于计算机里的存储芯片。
为了保证黑匣子能正常工作,与所有航空航天设计一样,它在工作程序和故障考虑上有很高的“自保性”和“互保性”。这点好比进入银行金库的规章制度一样,目的是为了万无一失。
例如黑匣子的电源供给很特殊。在正常情况下,黑匣子所需的直流电由飞机的发电系统供给。这种发电机是交直流变换机,将发出的交流电直接由直流电机变换成 直流电。而一旦发电机出故障时,立即自动切换成由蓄电池供电,提供所需的电力,但蓄电池供电的时间是有限的,最多能达到40天左右,超过这个极限,黑匣子 由于断电无法工作,便不再向外发射无线电信号,这会大大增加搜寻黑匣子的难度。
又如黑匣子的工作开关一般在飞机发动前应接通,但即使驾驶员忘记了也无妨。当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到一定速度后,起落架自动收回,黑匣子的工作开关因起落架支柱的压力而自动接通。
目前,“黑匣子”不仅使用在飞机上,许多国家的交通运输部门在高速火车和汽车上也安装了“黑匣子”。“黑匣子”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了。
小题1:什么是“黑匣子”?(4分)
小题2:飞机失事后,“黑匣子”不易被破坏,又易于寻找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述。(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安全的空中旅行
①现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是最节省时间的方式,但总有些人会认为飞机不安全。即使不得不乘坐飞机出行,整个飞行过程也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乘坐飞机不安全呢?他们在担心什么?
②很多人认为在陆地上行驶的交通工具,不管汽车还是火车,如果遇到机械故障,一般可以停下来检修,等待故障解除或救援,而飞机就不同了。其实这种担心有些杞人忧天,现代化的民航客机一般都有2—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即使在飞行中一台发动机停工,也可以使用另外的发动机,安全地降落在附近的机场。相反,如果你认为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可以在行驶中随便停车检修,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近年来,无论是在公路上还是在高铁上,都出现过因停车而造成的重大事故。
③颠簸在飞行中比较常见。遇到气流颠簸,飞机就变成了一个载着几百人的过山车,忽上忽下,乘客轻则心惊肉跳,重则人仰马翻……我们不得不承认,飞机颠簸起来可不像汽车在路面上颠簸那样。大型客机飞行在大气对流层的上部,接近平流层的底部(8 000—11 000米),对流层就是风雨雷电的所在之处。还好,现代客机一般都装备气象雷达,通过雷达回波图可以准确判断前方的雨云,再加上地面航空气象部门的预报,基本上可以避开恶劣天气。
④不过,阳光明媚时,你也别洋洋得意,高空中才真是“无风三尺浪”。即使在没有云的高空,飞机也经常遇到“晴空颠簸”。这是大气活动造成的,通常出现在6 000米以上的高空,是与对流云团无关的乱流,气象雷达也监测不到。遇到这种颠簸也不可怕,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乘客只要乖乖地听从空乘人员的要求,在座椅上系好安全带,感受一下肾上腺素上升的刺激就好了。
⑤有些第一次坐飞机的乘客会问:为什么不给我降落伞?万一……我还可以跳伞!跳伞这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跳伞这项运动可不像街头篮球一样,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展。从几千米高、-40℃左右的空中跳伞,呼吸着稀薄的空气、面对未知的着陆点,你还有勇气和自信吗?而且几百人从4—6个舱门跳出飞机,你以为你是空降兵吗?
⑥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⑦无数事例证明:                   。据统计,民用飞机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要积累三百万个航班,意味着你每天坐一次飞机,也要8 200年才有可能遇到一次飞行事故。
(选自《科学Fans》2012年第12期,有删节)
小题1:文中提到了三个理由来说明空中旅行是安全的,下列不属于此列的是(   )(3分)
A.即使遇到故障,飞机也有备用发动机使它安全降落。
B.遇到恶劣天气,飞机装有气象雷达,基本能够避开恶劣天气。
C.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
D.晴天若遇到暗流,飞行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处理预案。
小题2:给第⑦段横线处填上一句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坐汽车、坐火车没有坐飞机安全B.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C.坐飞机死的人最少D.民用航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小题3: 上飞机时有乘客要求发放降落伞。如果你是空乘人员,该怎样向乘客解释?请结合文章作答。(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