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只有“衣食足”,才能“知荣辱”吗赵 州 ①眼下的中国,不守规矩、不讲道德的现象并不罕见。要是批评多了,有人会说:“仓廪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
只有“衣食足”,才能“知荣辱”吗 赵 州 |
①眼下的中国,不守规矩、不讲道德的现象并不罕见。要是批评多了,有人会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人现在还不富嘛!” ②管仲的名言竞成了不讲文明的挡箭牌。事实上,有很多例子证明,不必一定“仓廪实”,人们就可以“知礼节”。比如,二战后德国一片废墟,国家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1945年冬天十分寒冷,又没有暖气。于是,大家上山砍柴用来烧火取暖做饭。有人提议保护小树并做上记号,不要砍。结果.虽然没有人监督,做了记号的小树都留了下来。按道理,人都快冻死饿坏了,还管什么小树大树,烧了再说吧。可是德国人没有。在德 国街头,有时也会发现乞讨者。他们往往不是简单伸手讨要。笔者在德国曾见到这样的 乞讨者,他们在面前的地上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请留下您的生日日期和电话,我会在您过生日的时候送来祝福的。”这些做法似乎都证明了,不一定衣食足也可以知礼节吧? ③当下中国,从整体看来,人均国民年收入已超过一千美元,不少人的“仓廪”更是明显超过殷实阶段,但却常常让人看到“衣食足”而不“知礼节”的行为。开着豪华的车,着喇叭抢行人的先行权;西装革履衣着光鲜,闯红灯无所顾忌;吃着山珍海味,对着服务员劈头盖脸大声喝叫;出国旅行时常把随地吐痰这样的陋习带出国门。这样的情形,怕不在少数吧。管子的话,放在眼下的中国,不知道会不会改成“仓廪实未必知礼节,衣食足未必知荣辱”了。 ④可见,物质基础并不是国民修养提高的充分条件。 ⑤德国人那种做法,当然有之前一定程度上仓廪实的基础,但根本还是来自长期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培养。自律、秩序等优良价值观的教育,早在17世纪普鲁士王朝时期就开始了。教育代代相传,进入了国民的血脉之中.甚至形成了德国国民习惯的一部分。歌德当年说:“假如不是通过一种光辉的民族文化均衡地流灌到全国各地,德国如何能伟大呢?遍布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剧院,作为支持和促进民族文化教养提高的力量,是绝不应被忽视的。” ⑥笔者认为,管子的话,应该是在说一般的社会现象,并没有说衣食不很富足,人们就一定不可能懂一些礼节。还记得小时候,生活十分拮据,就常听到父母对后辈作出 “人穷不能志短”这样的教导,但是这样的话现在好像很难听到了。 ⑦其实,中国的文化积淀中也不缺乏这种无论身处何种情形都能保持良好修养和品恪操守的精神。孔子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孟子主张“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还有人民解放军当年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自己再冷再饿,不会侵犯老百姓一丝一毫。如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被抛弃的精神宝藏多一些“认领”,那么中国人“知礼节”的进程,恐怕要快很多吧 。 1.这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章,有破有立。请问:文中对方的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思维严密,批驳有力,请按照提示梳理第②、③两段的论证思路。 第②段通过____ 现象,证明____分论点。 第③段通过____ 现象,证明____分论点。 3.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加粗的词语“认领”如果换成“认同”就没有此效果,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对方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作者论点:物质基础并不是国民修养提高的充分条件。 2.第②段:二战后德国不砍做记号的小树,乞讨者怀感恩之心 不一定衣食足才可以知礼节 第③段:国人“衣食足”而不“知礼节”的行为仓廪实未必知礼节,衣食足未必知荣辱 3.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文化积淀中也不缺乏这种无论身处何种情形都能保持良好修养和品格操守的精神。 4.认领有领回的意思,表明是我们曾经拥有的,现在丢失了,幽默,准确。认同没有这层含义。 |
举一反三
阅读《正确的态度成就人生》一文,完成1—3题。 ①一条蚯蚓,遁地三尺,穿越黑暗,缘于它坚持不懈地挖掘;一只大鹏,俯瞰五岳,睥睨江河,缘于它始终不渝地飞翔。一条山路,尽管崎岖险恶,但不畏艰险的人终会抵达高 山之巅;一条大道,尽管平坦宽阔,但瞻前顾后的人也会半途折戟沉沙……这一切,都缘于态度。 ②端正学习态度,可以使一个学子在学业上柳暗花明;调整工作态度,可以让一个人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它可以使一个人清醒地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从而在浮躁的尘世上从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中淡然自如。 ③在一生中,总会为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而正确的态度则会使这个目标更加坚定。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往往专注并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且为之殚精竭虑,为之废寝忘食、心无旁骛、义无反顾。他们的人生态度常常是明朗、坚定、睿智、乐观的,像洒向草地的阳光,像掠过江面的劲风,在灿烂中摇曳着生机,在刚劲中透露着力量,充满着无限活力。抱有消极人生态度的人则不然。他们往往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热情不高,投入不够,慵懒、倦怠、左顾右盼。三心二意,像秋日的落叶般飘零,像墙上的衰草般枯败、沉郁,没有活力,没有希望。 ④不同的人生态度,也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⑤如果说,品质是从生命的个体上旁逸斜出的一条绿色藤蔓的话,那么正确的人生态度则是绽放在这些藤蔓上的色彩各异的花朵。这些花朵,在绚烂地绽放后,最后为你结出最美的人生果实来。 ⑥如果你生活困顿迷茫,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并不顺心遂愿,就该想着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或许,你会因此而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③—⑤自然段,作者认为正确的人生态度对人生有哪些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第③段,本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
0与1 |
0与l相差极小,但却很不相同。1和1万相乘等于1万;0和1相乘却仍然是0。如果“1”意味着实干,“0”象征着空谈,那么我们在实干迈出哪怕一小步,像鲁迅说的“总比说空话而一点不做好。”1万个0抵不上1个1,1万次空谈不如1次实干。从0到1,意味着从无到有,意味着创新,这正是“1”的可贵之处。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门口,正像在地狱的门口一样……在这里一切疑惧都须抛弃,一切怯懦的念头在这里都须化除。”没有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是跨不进科学大站一步的。 刚刚迈出第一步,幼稚和浅薄是难免的。有的青年往往有“一口吃成胖子”的思想,稍遇挫折就灰心泄气。中国有句俗话说:“始生有物,其形必丑。”罗伯特?富尔顿在1807年制作的第一艘气船,时速只有5英里,比人走路快不了多少。斯蒂芬森1814年造出的第一辆“布留求号机车”吨位只有30吨,时速只有4英里,被人讥笑还没有马车快。但是,没有它们,又怎么会有今天的快速火车和宇宙飞船呢?所以,幼稚和浅薄并不要紧,关键在于不断生长,不断奋进。 然而,0又往往表示起点。它既可走向正一,也可走向负一。如果我们从0走向负一,向一错误的方向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滑向罪恶的深渊。俗话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有的严重违法的经济犯罪分子,不就是从收取一瓶香油、一包虾皮的贿赂开始的么?青少年时代是人生起步的时候,站在0的起点上,向哪个方向迈出第一步,的确是值得“慎思”的问题。 1.本文开头有关0和1的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中连用三次“只有”,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的论述来看,“0”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什么?而“1”有哪些可贵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
留点空白 |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是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世界上,有谦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志,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 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唯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当你烦恼时,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孤独时,____________________;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滞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时,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会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的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会更贴近生活的本质,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己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度过一生。 1.本文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其中“留点空白”有两层含义,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第③段中的相关句式,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当你痛苦时,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烦恼时,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②③④自然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证明中心论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谈谈你对“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会更贴近生活的本质,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一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
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
①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由此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列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管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其中的漏洞”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__________,“瘦马”比喻__________。 5.阅读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请结合自已成长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利用”或“弥补”原有条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