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答题。一个哲学命题  ①我小时住的小镇上只有两位理发师,自然,他们各自的发型当然只能由另外一名理发师理出来。所以,头发干净整洁的那名理发师的技术显然比不上那

读文答题。一个哲学命题  ①我小时住的小镇上只有两位理发师,自然,他们各自的发型当然只能由另外一名理发师理出来。所以,头发干净整洁的那名理发师的技术显然比不上那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读文答题。一个哲学命题
  ①我小时住的小镇上只有两位理发师,自然,他们各自的发型当然只能由另外一名理发师理出来。所以,头发干净整洁的那名理发师的技术显然比不上那名头发乱糟糟的理发师,因为他的发型就是由头发乱糟糟的理发师理的。
  ②这样一种生活现象却隐藏着一个哲学问题。“头发干净整洁”和“头发乱糟糟”都是我们看到的现象,理发师各自拥有的理发技术才是问题的本质。很遗憾,儿时的我尚未练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慧眼,常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以为头发干净整洁的理发师的技术是最好的。
  ③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个河边钓鱼的老头,竟能辅佐姬昌、姬发父子兴周灭商;一个容貌丑陋、放荡不羁的酒鬼,竟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一个终生潦倒,混迹于烟花柳巷的公子哥,竟然是开创一代词风的大词人柳永。如果不是有史记载,有据可查,我们很难想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反之亦然。一个衣冠楚楚、相貌俊俏的帅哥,也可能有着阴险和狡诈的内心,比如秦桧,比如阮大铖。
  ④于是,常有人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待人处事切不可以貌取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喜欢以长相、言谈、举止以及衣着打扮来判断一个人。这个毛病,是老祖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惯,也是我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人性弱点。
1.本文揭示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运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待人处事切不可以貌取人。
2.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用事例来证明观点更让人信服。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比诺贝尔奖更重要的
白剑峰
  ①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总有几分落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获奖的都是西方科学家?中国人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底,似乎隐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
  ②客观地说,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但是,诺贝尔奖又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素质。当我们回望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他们的身上,除了有一种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外,更有一种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而这恰恰是比诺贝尔奖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
  ③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例如,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④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在科学的禁区,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这种探索也可能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人类的伟大梦想。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⑤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巨匠。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利益。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作风浮躁,急功近利。此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学术泡沫”,而无益于人类的长远进步。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朝一夕的“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纷华。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学之果,最终被历史铭记。
  ⑥也许,科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是否为造福人类而献身。懂得了这一点,中国人就离诺贝尔奖近了一步。
1.根据第①节内容,指出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原文,说说你对“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第③④节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概括一下“诺贝尔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春节需要创新而不是保卫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读了大半辈子书,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愉快是读书的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
  ②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
  ③读书惟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关于这种境界,陶渊明作了最好的表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过,我们不要忘记,在《五柳先生传》中这句话前面的一句话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可见要做到出于性情而读书,其前提是必须有真性情。那些躁动不安、事事都想发表议论的人,那些渴慕荣利的人,一心以求解的本领和真理在握的姿态夸耀于人哪里肯甘心于自个儿会意的境界。
  ④以愉快为基本标准,这也是在读书上的一种诚实的态度。无论什么书,只要你读时感到了愉快,使你发生了共鸣和获得了享受,你就应该承认它对于你是一本好书。在这一点上,毛姆说得好:“你才是你所读的书对于你的价值的最后评定者。”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并无实用,惟能使你的生活充实,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你喜欢读。不感兴趣而硬读,其结果只能是不懂装懂,人云亦云。相反,据我所见,凡是真正把读书当作享受的人,往往能够直抒己见。譬如说,蒙回就敢于指责柏拉图的对话录和西塞罗的著作冗长拖沓,坦然承认自己欣赏不了;赫力博斯甚至把弥尔顿的《复乐园》和歌德的《浮士德》称作最著名的引起厌倦的作品。这两位都是学者型的作家,他们的博学无人能够怀疑,我们当然不必赞同他们对于那些具体作品的意见,我只是想藉此说明,以读书为乐的人必有自己鲜明的好恶,而且对此心中坦荡,不屑讳言。
  ⑤我不否认,读书未必只是为了愉快,出于利益的读书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学生的做功课和学者的做学问。但是,同时我也相信,在好的学生和好的学者那里,愉快的读书必定占据着更大的比重。我还相信,与灌输知识相比,保护和培育读书的愉快是教育的更重要的任务。所以,如果一种教育使学生不能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反而视读书为完全的苦事,我们便可以有把握地判断它是失败了。
(选自《周国平文选集》,海南出版社,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理解“读书惟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一句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找出其中的一种,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梁启超在《敬业与乐来》中提醒要“乐业”,本文作者说要愉快地读书。请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谈谈你对读书是愉快的事还是苦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低头与昂首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找到属于你的音符
  ①美国电影明星达斯汀·霍夫曼在“金球奖”的颁奖典礼上接受终身成就奖时,提到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有一次,他为电影《毕业生》做宣传,碰巧与音乐大师史达温斯基在同处接受采访。主持人问起史达温斯基,那时是否是他一生当中最感到骄傲的时刻——新曲的首度公演,功成名就、掌声四起?史氏加以否认,他说:“我坐在这里已经好几个小时了,这期间,我一直不断地在为我新曲中的一个音符绞尽脑汁,到底是‘1’比较好,还是‘3’比较好?当我最后发现众里寻她千百度的那一个音符的一刹那,是我人生中最快乐、最骄傲的时刻。”霍夫曼说,他被大师感动得当场哭了起来。
  ②如同伟大的作曲家心无旁骛、孜孜不息地寻找一个最能感动他的音符,不管是从事何种行业的人,那最令人满足、安慰的时刻,的确是在自己“千山万水”、“柳暗花明”终于找到了的那一瞬间。
  ③人生最大的骄傲,不是外来的掌声、名利或权势。掌声会停,名利、权势也不过是暂时的锦上添花,终是过眼云烟。我们倒不如试着学习认识自己的潜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在设定方向之后,不畏艰辛,努力、不懈地去追寻,一旦真的找到了最能感动自己灵魂的“那一个音符”,必得人生至乐。
  ④人生的旅途上,有些人或许已经找到自己所要的那个音符了,这可喜可贺,却也要继续努力。而那些仍在寻找的人,更不必气馁,因为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⑤物理学家汤姆逊由于双手的不便,在处理实验工具方面感到很烦恼,因此他的早年研究工作偏重于理论物理,较少涉及实验物理。后来他找了一位在做实验及处理实验故障方面有惊人的能力的年轻助手。这样他就避免了自己的缺陷,努力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野生物学家珍妮·古多尔清楚地知道,她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没有去攻数学、物理学,而是进到非洲丛林里考察黑猩猩,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⑥被誉为世界保险业巨子、创富学第三代祖师的克莱门特·斯通指出:“要注意到这个事实:没有什么人直接把成功送给我们所谈到的任何获得了成功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是通过发挥他所发现的、他本身所固有的许多才能,才做到了这一点的。”
  ⑦由此可见,每个人只有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并发挥潜能,才能在他所选择的领域取得成功。
1.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霍夫曼被音乐大师史达温斯基感动得当场哭起来的原因是:大师面对成功毫不骄傲的品质和执著对待音乐的态度。
B.作者认为:人一旦找到了最能感动自己灵魂的“那一个音符”,一定会感到满足、安慰和快乐。
C.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骄傲是认识自己的潜能,树立人生目标,努力追寻,有所成就。
D.作者告诉那些仍在寻找自己所要的那个音符的人,只重视过程,不必看结果。
3.结合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在第⑤段结尾省略号处添加一个事实论据。(4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