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贫困不是理由》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贫困不是理由 ①她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孩。 ②去年的高考,她考了683分的好成绩,超出重点录取分数线近100分。喜

阅读《贫困不是理由》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贫困不是理由 ①她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孩。 ②去年的高考,她考了683分的好成绩,超出重点录取分数线近100分。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贫困不是理由》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
贫困不是理由
①她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孩。
②去年的高考,她考了683分的好成绩,超出重点录取分数线近100分。喜讯传来,
一家人却陷入愁云惨雾之中:女孩一家5口,奶奶年事已高,母亲体弱多病,弟弟正上初中,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父亲身上。父亲已经年过五旬,照顾几亩薄地,农闲时去附近煤矿挖煤,每天上午7点半下矿,工作到下午4点半才能出来吃饭,可即便如此,每月也只有几百元的微薄收入。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家里早已债台高筑,面对高额学费,如何去筹?
③当地媒体报导了女孩面临的窘境,引起了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的关注。他决定资助女孩,并很快联系上她,在电话里郑重承诺:“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你的情况,决定资助你。”善良的他怕伤害女孩的自尊,特意又补充了一句:“不是因为你贫困,而是因为你有才华。”
④ 这对一筹莫展的李家而言,无异于喜从天降,女孩连声道谢。最后两人互相约定,女孩一旦拿到录取通知书就马上通知,他会把学费汇过去。
⑤半个月后,女孩致电高晓松的秘书:“请转告高叔叔,我被浙江大学录取了。”当高晓松第二天准备汇款时,那女孩又打电话来了:“高叔叔,非常感谢您的好意,可是我不能接受您的资助了。两天前,一位好心的伯伯已经资助了我大学四年的学费。昨天给您打电话,是因为我答应过您,被录取后一定要通知您。”
⑥当时高晓松非常惊讶,也被女孩的诚实深深打动。他仍然想帮助她,于是说:“我知道杭州的物价很高,既然有人帮你出了学费,那我就负担你4年的生活费吧,每月500,你看怎么样?”“谢谢您!不过,我的生活费那位伯伯也资助了。希望您——能帮助别的比我更需要帮助的孩子。”女孩真诚地说。
⑦其实,女孩完全可以接受第二笔资助,也没有人会去查证。这笔钱,可以还债,可以让父母家人过得宽裕一点,可以给弟弟买一个新书包,可以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滋润一点,可是她不假思索地放弃了,选择了诚信和善良,再次让高晓松感到震撼。
⑧这位内心富有的贫家女孩名叫李小萍,家在四川内江市的农村。
⑨此事传出之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很多人为她的所作所为感动,由衷地敬佩;也有人说她傻,以她的境况,同时接受两笔捐助也不违背情理啊?面对褒扬与质疑,李小萍依然平静,解释说——我觉得诚信和自立是自己的责任,虽然我暂时贫困,可是我没有任何理由逃避这种责任。
⑩一位普通的中学生,简单的一句话,会令多少人感到汗颜?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8字)(2分)
小题2:(2分)本文标题“贫困不是理由”中的“贫困”是指:
小题3:(4分)本文通过对女孩的            描写和          描写,赞扬了女孩            的高贵品质
小题4:(2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不假思索”的表达效果:
小题5:(2分)文章末段的“一句话”指的是:
小题6:现代的中学生,除了本文提到的愁苦之外,还有哪些方面的贫困?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女孩身上得到什么启发?(3分)
答案

小题1:一个女孩得到好心伯伯的资助后谢绝音乐人高晓松的资助(2分)。答题必须具备人物、事件两个要素。意思清楚但字数超过扣1分)
小题2:经济上的困难(2分)
小题3:(4分)语言(1分)行动(1分)诚实善良,自强自立或自尊(2分)
小题4:(2分)“不假思索”是用不着想的意思(1分),在文中形容女孩放弃第二笔资助态度的坚决果断,表现了女孩的为人诚实(1分)
小题5:诚信和自立是自己的责任,虽然我暂时贫困,可是我没有任何理由逃避这种责任(2分)
小题6:(3分)示例:精神上的贫困。(1分)如生活上或学习上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就经不起考验,一蹶不振,推卸责任。因此,我们应像女孩那样,勇于承担责任,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2分)。关键词:责任,自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从人物、事件、结果三信息点上概括。
点评:本题不难,事件叙述比较清晰,易于概括内容,概括文章内容,主要的方法是“压缩”情节,找到主要人物及其主要的事件,什么人,什么事,有什么结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二段已经说得很清楚,“每月也只有几百元的微薄收入”“债台高筑”,经济贫困。
点评:本题不难,文段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易于理解。阅读中理解一些问题,首先要从文字找寻找相关的文字信息,或摘引作答,可理解概括。
小题3:
试题分析:找到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揣摩其心理活动,从其思想、精神、思想某一个方面来概括。
点评:本题不难,此段人物描写的方法和用意很明确,人物形象也比较突出。理解人物描写,要善于抓住作者对人物言行的刻画来分析,理解作者在文字中表达的态度与情感。
小题4:
试题分析:先理解“不加思索”的含义,再结合写人物的具体事件具体行为来分析人物“不假思索”的原因,从面理解“不假思索”一词对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作用。
点评:本题不难,有具体的情境可供参考。理解词语的含义,不仅要了解语词本身的意义,还要了解其所在句子的语境,根据语境来判断如何准确的使用词语。
小题5:
试题分析:阅读上段,很明显,“一句话”指的是上段中李小萍所说的话。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梳理文字信息,是必不可少的阅读能力,在众多的文字中梳理出所需信息来解释问题,必须把问题的核心内容弄清楚,有依据的有针对性的搜索文章。
小题5:
试题分析: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了,“贫困”自然是指知识、精神、思想上的。从本文人物的经历中,可以看到,现在的学生要学会自强自立,让精神思想充实起来。
点评:本题不难,话题很有现实性,易于感想。阅读,是了解社会的一种途径,所以读到什么,要善于发表感想。感想可以是评价性的(评价事件的影响,评价人物思想品质),可以是引申式的(由此事想到其它问题),可以是倡导式的(由此事件提出倡导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小题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雪一下,可就两样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小题2:用原文回答(2分)
捕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鸟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写雪地捕鸟用了一系列动词(文中已划线),请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4: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永不贬值的财富(12分)
①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母亲急忙把瞎眼婆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巍巍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竞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小题1:结合全文说说“永不贬值的财富”有什么含义?(3分)
                                                                         
小题2:揣摩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4分)
①(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巍巍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了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
                                                                         
②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小题3: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2分)
                                                                         
小题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送报的少年(22分)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
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小题1: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显现小说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4分)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构思看,小说以“我”为叙述者来描写主人公,小说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 的手法来表现主人公。(4分)
小题3: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的是少年说的这样一句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结尾处括号里的句子在小说内容上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的表达作用:(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下面有三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请填写序号)并答题。(6分)①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语言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
②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一例,说明行动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③从这篇小说中找出两例,说明环境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 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4,有删改)
小题1:根据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的用意变化,在空白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①情打动,走出自我→②                      →③                   
小题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3分)
(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
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小题3:纵观全文,为什么说"高贵的生命不卑微"?(4分)
小题4: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和儿子。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点一横长
明凤英
①我常常想起我的小学老师,达时雨。
②小时候,学写繁体字。碰上笔画多的,达老师就教我们一些顺口溜。“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我的耳朵长,我姓王,我今年十四岁,在一心国小上学。”这是繁体“廳”字,大厅的厅,整整二十五笔。
③“一点一横长,二字下面口四方,两边丝绕绕,鸟儿站中央;“这是‘鸞’字,红鸾星动的‘鸾’。”还有“亡、口、月、贝、凡,”这是“赢”字;输赢的赢……
④我们扯开嗓门喊起来,伸出手指把字写在空气里。一时,教室里像是让我们挂满了“廰”字,叮叮当当作响。达老师假装捂起耳朵,说:“你们声音好大!外面的树叶子,花儿都让你们嚷嚷下来了。”大家咧嘴嘻嘻笑起来。教室外面,隔着走廊,木麻黄红艳艳的花瓣正慢慢落下,落在黄土堆上。
⑤达时雨老师是我三、四年级时候的导师,江苏泗水人,1949年到台湾。那时她大约三十几岁,高高的个子,粗密浓黑的长发。自行车来去,娴雅悠闲,软底平鞋,踏地无声。她把自行车停在教室走廊外面,木麻黄树下面,笑眯眯地、无声地走进教室。她上课非常认真,铆足了力气。下课了,她静静坐在教室里,支着头看木麻黄树,笑眯眯地看我们冲进冲出,疯跑一气。她的苏北口音非常甜蜜温柔,棉花糖一样拖长了:“当心摔跤哦。”
⑥达老师并不是一个棉花糖一样的女人。三年级第一天上课,她开口就告诉我们,做什么要像什么。做小学生,就要好好读书,孝顺父母。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有虚荣心,要有服务的精神。长大了,做有用的人,为国家社会做事。达老师说她在大陆念女子师范学校,校门口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想做大官的请出去,要做小姐的别进来。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凛然正色,字字清楚。我们都安静下来,不敢造次。
⑦达老师教我们成语。从“一”开始。一贫如洗、一介布衣、一曝十寒……好像人生真是件严重的大事,处处都是险滩。一不小心,就要万劫不复。
⑧有一次我家急着要用钱。妈妈苦无对策,叨念告诉我,课后的辅导不上了吧,可以省下30块钱寄给外婆。我听了妈妈的话,不作他想,下课背上书包,大踏步高高兴兴回家了。快出校门的时候,却让达老师给叫住:“为什么不上成语课?”我据实以报:“我家钱紧了。我妈说不上了。”达老师只说:“上课去。”我听了,也不作他想,回头进教室。父母辈疲于奔命,只求喂饱一家人的肚子,竟从来没有察觉什么。事后,我妈也像是压根儿忘了让我不上辅导课的事情。只是此后,我就没有再交过辅导费了。
⑨难得糊涂的日子,如急流湍湍,竟也这样舟行千里。大学毕业后我四处奔走,跟达老师断了联系。多年以后,我才又听到更多达老师的事。达老师是从台北的一处高楼纵身跳下,带着她特有的清高和寂静,离开人世的。
⑩我常常想起达老师支着头,静静坐在教室里看木麻黄树的样子。我没有机会告诉她,当年她讲“想当大官的请出去,想当小姐的别进来”的一刻,曾经多么地让我震动。我也没有机会谢谢她把八岁时候的我,领进了学习的畅想和快乐中。
11想念她的时刻,我是多么愿意,生出彩翼,振翅飞到琼楼高处,把她从孤单绝望的一刻,奋力拉回。回到那“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的瞬间。
12一点,一横长。一撇无垠,到天涯。
(有删改)
小题1:本文主要通过四个场景回忆了我与达时雨老师相处的日子,请依次概括前三个场景。(每处概括不超过10个字)(共6分)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场景四:免除我的辅导费
小题2:文章⑩-12段语言饱含感情,请以相关内容为例简要分析。(4分)
答:
小题3:阅读文章②-⑧段,简要分析达老师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不超过150字)(7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