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5题。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⑴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堂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

阅读下文,完成1~5题。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⑴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堂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1~5题。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⑴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堂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⑵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⑶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⑷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⑸老师说,性别。     
  ⑹女。大家刷刷写下。     
  ⑺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像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38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母亲的年龄。     
  ⑻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⑼……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土面有道伤疤,腰杆儿有点弯曲什么的。     
  ⑽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儿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妈妈的腰杆儿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⑾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妈妈的,又好像不太像。     
  ⑿老师说,请同学们再接着写,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辨认依据。     
  ⒀班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就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过。     
  ⒁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能写完整、写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而是大家对自己的母亲,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⒂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那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⒃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身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作者:孙道荣,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⑼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第⒀段中加粗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⒁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第⒃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但是由于同学们从来没有关注过母亲,作文课失败了。
2、示例:“我妈妈特别爱唠叨……”“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我妈妈总是要管我,连电视都不让我看,说我浪费时问……”“我妈妈最疼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
3、“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内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4、过渡(承上启下)。收束前文的叙事部分,引起F文的议论、抒情部分。
5、委婉地批评了孩子们对父母的忽视,殷切呼唤我们要怀着一颗关爱父母的心,从现在开始,及时回报父母。
(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
  ①温丝莱特是一个美丽的英国小姑娘。她有着一头金黄的鬈发,粉嫩的脸蛋上长着一双大大的蓝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她的嗓音柔婉甜美,非常爿听。她一笑起来脸上就像绽开了一朵花。街区的人者亲切地称她为“雷丁市的安琪儿”。 
  ②雷丁市是伯克郡的一个辖区。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经常有外地人来到这里定居。这年春天,温丝莱特家的左邻新搬来了一位老妊人——珍妮芙太太。她是一个孀妇,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也不在身边,因而显得非常孤单。大人们都很忙,没有人愿意在她家门前驻足片刻。老妇人却吸引了温丝莱特的注意,因为她跟老妇人一样孤寂。温丝莱特的父母都是职业演员,怔碌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每天放学后,温丝莱特就会到老太太那里去,和她玩一会儿。她给老妇人讲幼儿园的趣事,老妇人给她讲好听的童话故事。尤其是周末,老少两常常在一块儿共享快乐的时光。     
  ③这个春天,珍妮芙太太感觉异常明媚。     
  ④有一次,珍妮芙太太问起了温丝莱特长大后最想做什么。温丝菜特毫不犹豫地回答,像爸爸妈妈一样做演员。不过,她要成为大明星,拿奥斯卡奖。珍妮芙太太一边为小女孩梳头,一边赞许地点点头。
  ⑤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温丝莱特的脖子上长出了一个肿块儿,足有鸽子蛋大小。父母急忙把她送到伯克郡最好的医院治疗。医生说那是一个良性肿瘤,尚处在早期,只要一个手术问题就解决了。不过,主刀医生的手术排得太满,温丝莱特的手术要在下一周进行。     
  ⑥温丝莱特回到家中,变得沉默自闭了,她不愿去幼儿园,也下再去珍妮芙太太那儿玩了,她害怕手术。一个黄昏,珍妮芙太太来到了温丝莱特的家。她问了问关于手术的一些情况,摸了摸温丝莱特的头,鼓励她坚强一些,接下来的两天,珍妮芙太太再也没有来过。温丝莱特有点儿想她了。可是,珍妮芙太太家的门一直紧闭着。     
  ⑦温丝莱特的手术很成功,她在医院疗养了一周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可是,她依然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两天后的傍晚,温丝莱特放学回家后,欣喜地发现珍妮芙太太家的门敞开着!她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进去。可是,她没有见到珍妮芙太太,在房间忙着收拾东西的,是一个男子。仔细看,竟是马休医生——她手术时的主刀医师!温丝莱特惊奇地问:“您怎么会到这里来?”马休医生说他是珍妮芙太太的侄子。温丝莱特于是急切地问珍妮芙太太到哪儿去了。马休医生的眼神黯淡下去,他轻声说道:“她去世了!”     
  ⑧原来,当珍妮芙太太得知是自己的侄子为温丝莱特主刀后,便赶往伯克郡,找到了马休。她向马休提出一个建议,一定要按颈部皮肤的纹路横向切口。因为温丝菜特脖子上的肿块儿是竖着长的,马休原本的方案是纵向切口,那样手术难度最低,风险最小。所以他显出了为难的样子。可姑妈不依不饶,非要他改变方案不可。她说:“如果刀口是纵向切的,那么将来就会留下一道醒目的疤痕,她做大明星的梦想也就被这一刃给割掉了。”马休医生答应了。可就在次日,珍妮芙太太在回雷丁市的路上不幸遭遇了车祸。
  ⑨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⑩时光的脚步永不停歇。转眼,温丝莱特出落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美貌女孩,顺利地成为一名演员。凭借世纪之作《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罗丝这一角色,她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并一举获得第81届奥斯卡影后的桂冠。
1.为什么珍妮芙太太感觉这个春天“异常明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加着重号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效果。
(1)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选文内容,为温丝莱特写一个简短的获奖感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问题。最美的善举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寸厌3号床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已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大作,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像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彤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他们总是安安静静的。
  1号床的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也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从街上买点儿卤肉来,女人就埋怨他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竞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都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像发卿丫新女陆似的.-再.艮求1号庶韵男人帮自己弄点儿来。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
  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
  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络腮胡子”如获至宝,点过数,非要给对方27块钱不可。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1号床的男人并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竞能找到二三十个,“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
  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上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一袋鲜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找,他按2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
  我惊讶于男孩的精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
  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都留给了1号床。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车场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络腮胡子”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儿,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  
  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   
  “苏大哥,这……”
  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   
  “那你还买它干嘛?”我疑惑地瞅着他。   
  “嘿嘿,”他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性格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采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1号床的病友。
  那一刻,我的心头忽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选文有改动)
1、选文题目中的“善举”指什么事情?为什么说它是“最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每的猪蹄儿,啃得晴晴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平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   
(1)起初l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母亲的病友名单
朱成玉
  母亲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认识了一些老姐妹,慢慢地,她们建立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回家那天,眼神不好的母亲,让我把她们相互留的电话号码工工整整地抄下来。长长的一排,算上母亲自己,一共12 个危在旦夕的生命。
  从此,家里的电话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有母亲的病友打来电话,她们互相询问病情,嘘寒问暖,相互鼓励,俨然成了天底下最知心的莫逆之交。母亲每天都会守着电话,害怕错过每一个病友的问候。
  我们特地为母亲买了个手机,让她可以随时随地接听病友的电话。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那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人,她们共同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墙。不仅是母亲,她们每个人都有一本通讯录,那是她们要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名单,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要拯救的对象。
  起初,母亲是悲观的,治疗上不太配合,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她振作,可都无济于事……
  后来,我们发现只要母亲和那些病友通过电话之后,就变得开朗了许多,心情舒畅。我们为母亲的手机多备了几块电池,保证母亲的手机一天24 小时开着。
  杨姨是12个人中最乐观的一个,其实也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了全身。但每次母亲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打电话过去,杨嫉都会兴高采烈地给母亲讲一些她的“奋斗”经历。通过电话后,母亲都会开心好一阵子,因为生命又有了新的希望。
  又一个阴雨天,母亲疼得厉害,心情变得很坏。我们赶紧替她拨通了杨姨的手机,杨姨爽朗的声音很快传了过来:“喂,老姐妹好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昨天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我的癌细胞控制住了,活个十年八年的不成问题。我现在忙着打太极呢,不和你说了,改天再聊吧!”杨姨的话像连珠炮一样,没等母亲问什么,那边就挂断了.虽然母亲没说什么话,但知道自己的病友又一次胜利了,心里顿时敞亮了很多,感觉身体也不那么疼了。 
  直到有一天,母亲打电话给杨姨,这次换成一个年轻人接电话:“我妈去世已经半年了,她临终前几天让我们替她在手机里录制了几段录音。告诉我们不能关机.免得你们打不进来电话。”说到这里,年轻人有些哽咽,“阿姨,我不能再瞒您了,这半年来,你们听到的,都是我妈妈的电话录音……”
  挂了电话,母亲的手开始抖了起来。她拿过那本通讯录,用笔轻轻地把杨姨的名字圈了起来。那一堵生命的墙,忽然就裂开了一个缺口。 我听到母亲喃喃地说着:“他杨姨啊,你先走了,等些日子,我去陪你。”
  我们的心跟着凉了。母亲一直依赖的希望没有了,她的心会不会就此沉进谷底呢?  结果完全相反,母亲的做法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一辈子没跳过舞的母亲,让我们替她报名参加秧歌队!穿着大红大绿的母亲,样子很滑稽,扭起的秧歌也很生硬,但不管在晨曦里,还是夕阳下,我看到的母亲都是最美丽的。我知道,母亲不仅仅是为她自己活着,也为她的亲人们活着,更为那些病友名单上的病友们活着,就像杨姨一样。
  近来,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虚弱得很,额头上沁着大颗的汗珠。有一天,母亲的手机响了,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看了看那个电话号码,马上示意我们静下来,然后清了清嗓子,用比平常高了八度的声音对着电话欢快地喊道:“喂,老姐姐,你好吗?我好着呢,刚刚扭完秧歌,你看把我累的,气喘吁吁啦……”
  我们含着眼泪听着母亲撒谎。我们知道,杨姨走了之后,母亲终于成了那堵生命的墙上,那一块最坚强的砖。(摘自《青年文摘》2010年8月下,有改动)    
1、从全文看,母亲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心情不一样,请根据方框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分别补出体现母亲心情的一个词语。     
起初:悲观→后来_____→近来______    
2、揣摩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喂,老姐姐,你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描绘文中两个主要人物杨姨和母亲时,作者运用了照应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前后相照应的一组句子,并结合内容说说表达作用。     
照应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言道:做人要诚实。文中杨姨和母亲面对病友,都说了假话,对此,你赞同她们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意,说说母亲为什么值得崇敬,再从你的角度谈谈对困难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1. 给加粗的字注音。
(1) 踞(     )
(2) 喻(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1) 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
对调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
即物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开头“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中“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一句中“多”字是否可以去掉?“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段文字着力描绘唱歌人的肖像:写_____、写______、写______,笔笔细致,如在眼前。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寂静除夕夜
梅朝霞
  ①除夕之夜,为什么整个村庄像熟睡一般寂静?
  ②每当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20 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③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
  ④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 很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还时不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她平日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⑤春节临近了,按乡村规矩小年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放鞭炮则是一年好运的预兆。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姥姥心力交瘁,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们的母亲接二连三地发作,我实在是怕了。”
  ⑥我们居住的院子前后约有九排七八十户人家。我们从头一排开始,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儿排开,齐齐下跪,告诉他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一次鞭炮。就这样我们不过走了十多户人家,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后来家家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苦命的孩子,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⑦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后,姥姥便领着我们着手应对即将面临的灾难。先是将乡亲们偷偷援助的家什一一转移到母亲够不着的地方,然后让年幼的我上床休息,躺在被里的我怎么也睡不着。只听姥姥轻声吩咐8 岁的二姐守前门,11 岁的哥哥守后门,她和姐姐则设法招架母亲。
  ⑧时间一分一秒地慢慢过去,我终于熬不住睡着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公鸡的啼鸣声将我唤醒。那一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曾响起,整个村庄熟睡一般鸦雀无声。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摒弃了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竟然连除夕也没放鞭炮。
  ⑨以后的日子好过得多,被判刑15 年的父亲只关了一年便得以平反昭雪。父亲出狱前母亲奇迹般康复了。再后来政府又补发了父亲的工资,并将我们全家迁居城镇。我们就此告别了那一方乡土,告别了那些善良的人们。
  ⑩20 年过去了,岁月的流水冲淡了许多记忆,但是,那个寂静的除夕夜却令我永生难忘,乡亲们善良的义举时时感染着我。熟识的人都说我特富同情心,因为我被乡亲们关爱过。我深深懂得,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也会给别人带来终生的慰藉,一如我,一如我们全家。
  我再次遥望远方,默默祈祷:愿你们永远平安。 (文章有删改)
1. 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⑧段“好心的人们为了不让我们这个风雨飘摇之家雪上加霜”中“风雨飘摇”写出了我们家怎样的境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⑧段“那一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始终未 曾响起,整个村庄熟睡一般鸦雀无声”,乡亲们在除夕之夜都未放鞭炮,这表现了乡亲们怎样的品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⑦段“躺在被里的我怎么也睡不着”,睡不 着的“我”会想些什么呢?请写下来。(不少于5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完文章后,请你写下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