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我的父亲才四十来岁,可他说自己快老了。   ②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门半掩着,屋里有些暗,父亲独自一人靠在火坑旁的椅上,睡着了。火坑里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我的父亲才四十来岁,可他说自己快老了。   ②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门半掩着,屋里有些暗,父亲独自一人靠在火坑旁的椅上,睡着了。火坑里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我的父亲才四十来岁,可他说自己快老了。
  ②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门半掩着,屋里有些暗,父亲独自一人靠在火坑旁的椅上,睡着了。火坑里一点点火星儿了没有,我从灶门前拿来一把柴,点燃放在火坑里,干柴越燃越旺,暗暗的小屋顿时亮了。
  ③火光映红了父亲的脸。这就是我的父亲?!黄得发黑的脸,就像一块没了水分的树皮;高高的颧骨,下巴显得有些尖,两眼陷进了眼眶。一身皱皱巴巴的衣服沾满了黑泥巴、灰土,光着脚拖着一双没有鞋带的破球鞋。他还没有醒,睡着了的脸上没有笑容,大概是累了吧。
  ④望着眼前的父亲,我心里酸得发疼,不禁又想起那难以让我忘怀的情景来……
  ⑤记得那是快开学的时候,家里本来就十分困难,父亲还是硬要我去上学。我知道,父亲是个文盲,他怕我将来跟他一样。为了挣到足够的钱让我报名,父亲和几个大人去离河边不远的小坡上抬石头卖给船主。他们洪亮的号子震动着我的心,我知道那号子虽说洪亮,却也有苦涩。那天,在树阴下,我看着他们干活。突然,父亲晃了几下,脚下一滑,重重地坐在斜坡上,哗的一声,父亲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坐着从斜坡上滑了下去,身后的小石头子纷纷向下蹦,一片烟尘。滑了约七八米,终于在一块大石头前停下,身后蹦来的石头撞在父亲的背上、膀子上。人们见了,一个个张开大嘴哈哈大笑起来,父亲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也嘿嘿地笑起来,笑得像哭,笑得我心里一阵接一阵地疼……
  ⑥几天后,我从父亲手里拿走了所有的钱,只报了名,还欠着钱……
  ⑦火很旺,大概把父亲的腿烤疼了,他微微颤了几下,慢慢地睁开了两只浑浊的眼睛,长长地打了个哈欠,他摸了摸口袋,从里面摸出一个瘪了的烟盒子,扔在火里,摸摸另几个口袋,什么也没有,便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皱着眉,像在思索着什么。
  ⑧“爸,学校又催钱了。”
  ⑨“没钱!”声音又重又涩。
  ⑩屋外传来了几声喊声,叫父亲去上工,父亲又要到那危险的斜坡上开山卖石。父亲肩上扛着钢钎,手里拿着让人见了就怕的炸药、雷管,走了出去,屁股上的补丁十分显眼,拖着一双破鞋,“拖哒、拖哒……”渐渐远了。
  父亲似乎真的老了。
  真的老了吗?我的父亲!
1.“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句话中为什么用两个标点呢?体会其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的内容属于什么记叙方式?试概括本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朱自清的《背影》类似,本文也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描写,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似乎真的老了”,这里运用了“似乎”“真的”一对矛盾词语,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处“真的老了吗?我的父亲”,为什么对父亲的“老”又再次产生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此处先用“?”,代表他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父亲,所以在此处用问号,表示自己心中的疑问;用“!”,代表他内心的吃惊,父亲的衰老,使他由衷地发出内心的感叹。
2.插叙;回忆开学时父亲为了挣钱让我上学,到山上去做开山卖石的危险工作。
3.文章中第⑩段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描写:“父亲肩上扛着钢钎,手里拿着让人见了就怕的炸药、雷管,走了出去,屁股上的补丁十分显眼,拖着一双破鞋,‘拖哒、拖哒……’渐渐远了”,这几句描写,表现了父亲工作的辛苦与危险,衣着的破旧说明生活的艰辛,走路的声音说明父亲的劳累。通过这些描写不仅可以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上学,付出艰辛的劳动,其中蕴含着深深的爱子之情,同时也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理解与深爱,这一切对生活贫苦的父子俩来说又显得是那么的无奈。
4.“似乎”表示好像,并不十分确定,其实在作者的心中是多么不希望父亲变老呀;“真的”又十分肯定地认为父亲老了。从文中可以看出,“我”看到父亲的容貌、背影,认为他已经老了,也是文章开头父亲自己认为老了的话的认可。
5.文章开头就交代了“父亲才四十来岁,可他说自己快老了”,“才”说明父亲年龄并不老,结尾又对自己提问“真的老了吗”,也是对读者提问。几次提到父亲的“老”,说明作者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这里有对父亲艰辛生活的理解,有对父亲为自己辛苦劳累的理解,也有对父亲深深的爱。
(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的人。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1.上文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国的哲学家、________、________家。
2.“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中的“温和”一词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中作者所感觉到的痛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上文在全文的作用是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纪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人竞赛,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
  两个***人狂属日军第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
  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
  “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首先***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死89人,野田岩少尉,***死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
  “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105人,你***了多少?’向井说:‘我都已经***了106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到100人。两人相约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开始,他们已向***150人的目标努力。”
  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用文中的词语为侵华日军在南京的***人竞赛定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记叙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记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要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中“津津乐道”一词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这样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对两个***人狂的描述,最触目惊心的是什么?最令人厌恶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怎样理解“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诫读者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广岛事件
  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用原子弹去***伤大量和平人民,这是大家反对的。但是,倘然不先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主义还不会立即投降,战争还可能拖下去,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将承受更大的损失。
  但二次大战之后,日本却抓住这颗原子弹大做文章,首先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模样,一说二战,先说广岛,却把自己在二战中的侵略暴行掩盖起来了。
  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日本空军所犯的罪行,更是罄竹难书的。1939年5月3日和4日对重庆的大轰炸,我是亲身经历的。日军投下了无数燃烧弹,重庆全市陷入火海中,而且水管被炸断了,无法救火,伤亡在万人左右。其后,日军又对重庆采取了“疲劳轰炸”的办法,即日机分批起飞,轮流来袭击,我们的警报时间,长达五天五夜,使人们在一百几十小时中不敢离开防空洞。1941年,日机空袭重庆,长达七天七夜,造成防空洞内万人窒息的惨案。据统计,这一年,日机对川、甘、陕、滇、黔、湘、桂各省的轰炸达1878次,出动飞机达12300余架次,中国人民受到的威胁和损失,恐怕大大超过了广岛人民。当年经历过这种场面的朋友,残酷情状,永世难忘。
  但日本有些人却左一个广岛,右一个广岛,面对自己在二战中的罪行,闭口不谈。今年6月9日通过那条“不战决议”,既无“不战”字样,也无“道歉”字样,非驴非马,不伦不类。一句话,根本不想认错,自然也就不想道歉了。
  但是,日本群众的眼睛却是雪亮的,特别是广岛群众,他们受到战争的惨重损失,但是他们也清楚,广岛之所以遭炸,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扩张侵略的结果,那颗原子弹,是日本军国主义把它引来的。7月27日,日本天皇明仁在广岛参加悼念原子弹受害者时,广岛群众举行了静坐示威,要求明仁代表死去的裕仁天皇,为发动侵略战争表示道歉,这就说明了问题。
  裕仁功过,早有定评。日本的侵略罪行,也无可推脱。广岛事件,说明了日本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远在有些阁员和议员之上。这一个精神世界,比那颗原子弹重要得多了。
1.美国为什么要在日本广岛投入原子弹(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日本空军所犯的罪行,更是罄竹难书的”中的划线词语“罄竹难书”的意思是(   )
A.比喻罪行难以书写。
B.比喻罪恶的事实太多,难以写完。
C.形容日军所犯下的罪行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D.形容日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无法写入文中。
3.本文写了哪些事实?重点叙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作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一位母亲创造的奇迹》,完成问题。
  ①“二战”结束后,德国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与谩骂吊死在自家的窗外。
  ②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窗户微开,他两岁的孩子正伸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呼吸默然地观望。
  ③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经因为帮助犹太人而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街坊邻居没人理解他,甚至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或者把孩子扔掉。
  ④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心存芥蒂,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可是,艾娜始终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一个小天使。”
  ⑤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不偏激了,但是还有人常常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搞恶作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⑥半个月后,几乎发疯的艾娜费尽周折,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的面前时,艾娜紧紧地护着孩子,祈求邻居们说:“给他点爱吧,他也会是一个可爱的天使的。”
  ⑦孩子就在那个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着幼小的心灵。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爱,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⑧从此,他痛改前非,认真做人。在别人的诋毁和侮辱面前,他不再针锋相对,在别人有困难时,他又总是不计前嫌,乐于助人,并友善地与人相处,礼貌待人——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小小的信念在支持着他,一个不相***女人给了自己一份母亲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别人!
  ⑨中学快毕业那年,别的同伴都会断断续续地收到一些礼物。哪怕是一支钢笔,或是一辆单车,可他什么也没有,他的母亲艾娜依旧日夜操劳,他开始有一丝失落,不知道自己的出生究竟是对是错。
  ⑩终于,毕业典礼如期举行。校长念一个人的名字,然后这个人就走上台,那一刻是多么神圣而骄傲!作为一个“纳粹”的儿子,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是不容易,他多想对世界大喊——我毕业了!
  “雅克里……”他听到校长在念自己的名字,他沉重地移动步子,沮丧地向台上走去,“雅克里,祝贺你正式毕业。”这时,雅克里听到台下掌声如潮,他回过头,看见自己的母亲艾娜和许许多多的邻居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台下,正粲然地冲着他微笑。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观看他的毕业典礼,这在该校可是史无前例的。
  “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雅克里在台上激动得只说了这么一句毕业发言。
  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样的年代,一个纳粹战犯的儿子受到如此的礼遇的确罕见,如果说这算得上一个奇迹的话,那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位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
1、本文的叙述顺序是:_____________,体现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词语有(依次答出二处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雅克里被邻居送往教养院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⑧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雅克里是如何“痛改前非,认真做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支撑他这样做的信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道:“两岁的孩子正伸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艾娜“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请你揣摩一下:当时艾娜心里是怎样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段中雅克里激动地说:“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你认为“最好的礼物”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以,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这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我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学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②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日子。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示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③到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④上学没几天。全班级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的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除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⑤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事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打入另类的感觉。
  ⑥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⑦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亲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们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侯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⑧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⑨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⑩从那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再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些信……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④段划线词“噎”用的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④段,请简要回答“我”为什么要上网吧聊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句话,并谈谈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只写信的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