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A(a.保存 b.收藏 c.珍藏 d.放置)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

  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A(a.保存 b.收藏 c.珍藏 d.放置)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

题型:云南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A(a.保存 b.收藏 c.珍藏 d.放置)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我打开一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境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可珍贵的呢?”当我拿起这颗“米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B (a.惊叹 b.惊讶 c.惊奇 d.惊呆)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张继的一首诗《枫桥夜泊》。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象牙微雕。
  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C (a.爱好 b.喜爱 c.酷爱 d.热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一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在木头上刻。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高的矮的,就连新生的竹杆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文字,凭的全是一种感觉。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
  ④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D (a.孕藏 b.凝聚 c.凝结 d.浸透)了屈茹的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  ) 收(  )
2、给画横线的A、B、C、D四处选适当的词语填空,依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点明文章中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
4、本文第③段是采用的是记叙顺序中的__________,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本文第④段中划线的“一种精神”是指____________的精神。
6、有人说,文章中爸爸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礼物仅是一粒米,这个礼物太轻了;也有人说,爸爸是送了我一件艺术品,是很贵重的。你觉得礼物的轻重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爸爸的这个礼物合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xiāng  liǎn
2、b  d  c  a
3、象牙微雕(或“一粒米”、“米粒”);“我现在明白了……而是一种精神”
4、插叙;交代事件原委,升华文章主旨(意符即可)
5、只要是表示“执著”意思的词语均可。
6、作为学生礼物的轻重就以是否有意义来评价,从这个角度来说,爸爸的礼物是合适的,因为它教育“我”做一件事如果有毅力,有执着的精神就能取得成功。
举一反三
孩子,请系好鞋带
  那时,我还在读初一。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我终于也挣得了一张票,便兴冲冲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了,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把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在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
  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心里不止一次埋怨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也曾经受了许多成败与得失,现在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用心良苦!
  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如果我任由自己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心情对待生活。
  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难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终有一天,我就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1.找出表明本文属于回忆性文章的标志性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让“我”系好鞋带的内涵可用文中哪些句子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单赏析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请系好鞋带。”文中母亲的一句话影响了“我”一生。是啊,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同学们,在这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父母对你说的哪句话你最难忘?这句话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最难忘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美的善举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
  1号床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和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带些从街上买的卤肉来,女人总是先埋怨男人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像发现了新大陆般,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自己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
  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
  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络腮胡子”如获至宝,非要给对方27块钱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自己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1号床的男人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挖到二三十个,“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
  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上一袋鲜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挖,他按2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
  我惊讶于男孩的聪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
  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留给1号床,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车场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络腮胡子”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子,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
  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
  “苏大哥,这……”
  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
  “那你还买它干嘛?”我疑惑地瞅着他。
  “嘿嘿……”他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1号床的病友。
  那一刻,我的心头忽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
1、选文题目中的“善举”指什么事情?为什么说它是“最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在表现人物方面形象而生动,请加以赏析。
 ①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笑了:“买得太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写“我”讨厌“络腮胡子”,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络腮胡子”性格鲜明,请结合文章材料对其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秋风中的狗尾巴草
  “秋花惨淡秋草黄”的季节,行走乡间,树树秋色,甚觉寂寥。经过田垄时,惊起隐于金色稻浪中的麻雀,它们惊叫着向不远处的小树林飞去,站在只剩下残叶的树枝上,吱吱喳喳地叫着;不去管它,一低头却见路边那几株丛生的狗尾巴草,在秋风中舞蹈。扯上两根边走边玩味,我不由地想起了从前。
  儿时,我们常将狗尾巴草做成“琴”来拉。“琴”很简单,将草的前端粘在一起围成一圈,两根草互相缠绕着,轻轻拉动那细长的草杆儿,虽听不见声音,但我们却有模有样地当成二胡来运弓,嘴里“咙个咙哩”地哼着,给那些轻歌曼舞的女孩子伴奏。小女孩们便捏着嗓子“咿咿呀呀”地唱着《打猪草》或是《天仙配》。
  不必相约,每每放学,避开大人,我们都会到“乐园”去玩:村东头小树林边的空地是我们的舞台,狗尾巴草成了乐器,林子里的鸟儿给我们伴唱,大大小小的杂树是最忠实的观众,沙沙作响的树叶声便是献给我们的掌声了。只是年龄渐长,到了四五年级,大约是懂得害羞了,我们便极少去那里玩了,但每个狗尾巴草疯长的季节,童年的欢歌依然在胸中激荡。
  中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我离开熟悉的伙伴,随叔叔到昭中读书。在那所陌生的学校里,我记忆最深的便是与狗尾巴草相关的那节作文课了。
  那天,年轻的韩老师读了许多的现代诗,跟着让我们也试写几句。但我们哪能写得好呢,他便示范着说:天上的云/像孩子/让心决定一切。他说云是自在的,如果将它比作孩子,便有点诗句的味道了。于是,他又出了一道题,让我们写最常见的狗尾巴草。轮到我时,我说:欢呼雀跃的狗尾巴草/那是她在秋风中舞蹈。呵呵,这样让人脸红的句子当时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在我那小小的心里溢出的是几分自豪呢。
  但直到现在,我还是怕读诗,尤其是现代诗,总觉得那些诗首首深奥,不好品读。不过,我却不惧怕那让许多同学头痛的作文,想来与那受了鼓励的“狗尾巴草”诗句不无关系,当时韩老师的话确实让我对作文有了莫大的兴趣。
  走着想着,到了家门口,扔了手中的狗尾巴草,但那一丛丛在秋风中舞蹈的狗尾巴草仍旧在我心中摇曳着。我甚至觉得,旷野中张望着秋雁的狗尾巴草,才是这个秋天最美的风景。
1、本文通过回忆,写了关于狗尾巴草的哪两件事?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形象而生动,请加以赏析。
 ①村东头小树林边的空地是我们的舞台,狗尾巴草成了乐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欢呼雀跃的狗尾巴草,那是她在秋风中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把狗尾巴草看成是“秋天最美的风景”?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写的诗句“欢呼雀跃的狗尾巴草/那是她在秋风中舞蹈”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与鼓励,那是因为作者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而前不久的一项全球调查评估显示,“中国儿童想象力倒数第一”,令人震惊。你是否也能让你的想象力轻舞飞扬?请另选一物进行创造性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平分生命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去承受抽血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颤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还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男孩“一番思考”,思考些什么?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生日的翅膀
  ①儿子提出今年的生日不在家里过,要和自己的同学们一起过。16次生日,他都是在家里和我和他妈妈一起过的,这一次,他要离开家,离开我和他妈妈。自己去过了。我知道,儿子长大了。随日子一起长大了,但多少心里有些失落。
  ②儿子这次过生日,早在半个多月前就开始和同学们紧锣密鼓地筹备了。自己动手,比在家里我们帮他过生日要认真,也要有兴趣的多。他们找到一家小饭馆,物美价廉,环境也不错。那一天生日的时候,他一清早就出去了,准备先到北海去划船,然后再去聚餐。那些同学也早就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来,热线联系,为他准备好了生日礼物。一位同学为了他这个生日,本来全家要到北戴河去避暑疗养,任爸爸妈妈一再劝,愣是忍痛割爱,毫不犹豫,留下来陪他。另一位同学和家人在西安度假,电话里得知他的生日,自己提前赶在他生日那一天回到北京。而又一位同学怎么找也找不到,以为刚放暑假时曾经对她讲过生日的事忘了,便不报希望。谁知生日的前一天晚上,这位同学打来电话,她是特意从老家赶回来,刚刚进家门……
  ③这就是孩子!只有孩子才会有这样的热情,这样的认真,这样的纯真,将一个普通的生日化作了一种友谊、一种承诺、一种象征。如果我是儿子,知道会有这么多同学如此对待自己的生日,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离开家和同学们聚会在一起。当我知道这一切,我不再责备儿子,而是有些羡慕他。
  ④生日那天,儿子和他的同学在那家小饭馆里一直热闹到很晚。这一次他的生日,家里少了他,一下子显得冷清了许多,但我可以想象得到儿子那里点燃生日蛋糕上红红的蜡烛在跳跃着生命的焰火和那里洋溢着只有青春才会有的活力、朝气和欢乐。我知道,这是家里无法给予他的。家里可以给予他无限的温馨、快乐和富有,却难以给予他这些。一片叶子即使在再温煦柔和的风中也难奏响悦耳的乐章,只有一棵树上那一片片叶子聚会在一起,才有风中飒飒细雨,诉说着话题,摇响着一片他们彼此听得懂的动人的音乐……
  ⑤那天晚上11点多的时候,儿子在那家小饭馆里给我打来电话,翁嗡嗡的话筒里,可以听得见欢笑声,想来儿子他们玩的正开心。儿子告诉我:他们正聊到兴头上,他想今天晚上不回家住了,他要到一个同学家住,可以接着兴致勃勃的聊个海阔天空。他问我行吗?我该怎样回答?我能说不行吗?我虽然有些不大情愿,有些无可奈何,但最后我还是答应儿子生日这一天对我提出的唯一的要求。即使我多少有些伤感,但孩子毕竟已经长大,比我们想象地要飞快地长大。再美好温暖的家,也只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孩子总要像鸟一样,离开家飞走了。我知道这时候给孩子最好的生日礼物,就是送他一副飞翔的翅膀。
1、儿子不在家里过生日,“我”为什么却觉得失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画横线句“这就是孩子”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加粗的语句用充满抒情和哲理的笔调,表达了父亲当时怎样的思想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篇文中 “生日的翅膀”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看了父亲这篇《生日的翅膀》,你的感受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