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善良的种子》,完成第1—5题。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

阅读《善良的种子》,完成第1—5题。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

题型:四川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善良的种子》,完成第1—5题。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
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女人”的种子被偷 →(                )→(                )
2.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3.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请用“         ”在原文中标出。 
4.选文第②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
                                                                                                                                         
5.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
     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答案
1.父亲的钱被偷;父亲及乡邻把各自的种子分给女人;父亲的钱失而复得。
2.父亲把自己的种子分给丢失种子的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善举,感染了周围的人,也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
3.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4.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与下文父亲慷慨地把自己的种子分给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善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父亲的善良。
5.这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说明父亲的钱珍藏已久,因钱来之不易而格外珍视,更能衬托父亲善举的可贵。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爷爷的枪
马新亭
       我是爷爷的一条尾巴,爷爷走到哪我跟到哪。我感觉爷爷是天下最让我着迷的人。因为我像所有的小男孩一样喜欢枪。而爷爷也喜欢枪,爷爷总是变戏法似的给我弄来好多“枪”。
       爷爷不但喜欢枪还会造枪。他有时用各种木棍给我造枪,长的、短的,背着的,挎着的。他有时用各种农作物杆给我造枪,手枪、步枪、冲锋枪、机关枪……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我问爷爷,你小时候喜欢枪吗,爷爷?爷爷说,喜欢啊。我问,你为什么喜欢枪?爷爷诘问我,你为什么喜欢枪啊?我说,我觉得好玩。 爷爷笑笑说,爷爷小时候喜欢枪,可不是觉得好玩。那时候,兵荒马乱枪炮声不断,爷爷害怕,总是身不离枪,身上有枪爷爷就不害怕。爷爷的腿是被日本鬼子打瘸的,你大伯是被美国鬼子打死的。
       生活好点后,爸爸和姑姑都会给爷爷一些零花钱。爷爷舍不得花。他每次赶集,总会给我买枪回来;他每次进城,也总要给我买枪回来。有塑料的,有铁的,有冒光的,有冒火的,有带声音的……有时,我疑惑不解,外面怎么这么多枪啊。渐渐地,我产生了一种离奇的想法,什么时候,我能摸摸真枪啊。
       我真摸上了真枪。我到外面的世界当兵去了,天天与枪打交道。
       这年,我回家探亲,爷爷问我,摸到真枪了吗? 我说摸到了,我还是部队上的神枪手呢。
       爷爷说,你带我去看看枪。
       我笑了,心想爷爷真是老了,糊涂了。我就问,上哪里去看?
       爷爷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你跟着我走就行。 
       我骑上自行车,追上爷爷,带着爷爷出了村子。
       村外有好几条纵横交错的公路,不管是大路还是小路,路两旁都栽着树。 
       爷爷指着那些树说,你看像不像机关枪?
       我看了看说,怎么是机关枪呢,那不是树吗?
       爷爷说,你再看看,树杆像不像枪身,枝头的无数片叶子,像不像枪口喷出的子弹?
       让爷爷这么一说,我看着还真有点像,就说,像,真像。
       走着走着,爷爷指着一片高梁地说,你看那些高梁像不像冲锋枪?
       我不想让爷爷不高兴,就说,爷爷,让你这么一说,还真像,我原来咋就没发现呢。
       爷爷笑了。
       路过一片玉米地,爷爷又指着玉米说,你看看那一棵棵玉米像不像一支支步枪。杆像枪身,樱像刺刀,玉米苞像弹夹。
       我说,是是是。
       爷爷说,知道吗?这些树木啊庄嫁啊花草啊都是大地的枪啊。
       我说,大地还需要枪吗?
       爷爷说,当然需要。
       我再一次探家时,爷爷更老了,老得走不动路,只能坐在炕头上。而我这次探家与前几次探家已有天壤之别。我从一个扛枪的兵成为一个扛枪的将。
       听说我回来,亲朋好友都来看我,挤得屋里满满的。座位上坐满了人,炕沿上坐满了人,还有站着的。人们七嘴八舌地恭维我,恭维我父母。有说我有出息的,有说我光宗耀祖的,有说我父母教子有方的。最后人们又恭维我爷爷,说我爷爷有眼光,当年没人愿意去当兵,只有我爷爷坚决支持我当了兵。爷爷咳嗽一阵子,就说了一句话:“在我眼里他什么都不是,他就是爷爷的枪。”
1.标题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爷爷和我小时候都喜欢枪,但是爷孙俩喜欢的原因却不一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大地的“枪”指的是什么?大地为什么还需要枪呢?
                                                                                                                                                      
4.围绕“爷爷的枪”,作者主要详写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叙述出来。
                                                                                                                                                      
5.全文最后一句话“在我眼里他什么都不是,他就是爷爷的枪。”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在内容上你是怎样理解的?
                                                                                                                                                          
                                                                                                                                                          
题型:四川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没有的事
       父亲很忙,但再忙也没忘了教育儿子。自己的儿子嘛,和自己的老婆要区别对待。老婆是别人家的好,儿子呢,是自己家的好。谁的儿子谁不爱呢?
       儿子拿起一本故事书,刚要看,父亲说,不许看,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干没有用的事,你为什么不听呢?儿子嘴里嘟囔一句,把书放下。
       父亲说,你刚才说什么?
       没说什么。
       没说什么你说了什么?是不是不服气?对我的话有抵触情绪?
       儿子转身走开,把电视按亮,调到动画片节目。
       父亲说,不许看,这也是没有用的事。把电视关掉。另外,你还没回答我的话,你刚才说了什么?
       儿子不动。父亲走过去关掉了电视。正在电视里舞着乾坤圈的哪咤,喀嚓一声,没影了。
       儿子嘟囔一句,拿起一张纸,摆开画笔,准备画画。
       父亲说,不许画,这还是没有用的事,你为什么总喜欢干没有用的事呢?干有用的事不行吗?你说说为什么?另外,你又说了句什么话?
       儿子嘟囔一句,站在窗前,看天空。天空上有一朵挺白挺白的云,一会儿像羊,一会儿像牛,不停变换着角色。
       父亲走过来,顺着儿子的目光看了看,问,你在看什么?
       没看什么。
       没看什么你看什么?是不是在看云彩?你说说,看云彩能看出什么花样来吗?这也是没有用的事,没有用的事就不要干。
       儿子嘟囔一句,又要走。这次被父亲拉住了。父亲说,不许走,我们谈一谈,你说说,你到底是不是我儿子?
       你说我是不是你儿子?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我儿子,如果你继续干没用的事,我就没你这个儿子。
       那我是谁儿子?
       我不知道你是谁儿子,反正不是我儿子。
       儿子嘟囔一句,又要走。
       父亲又一次拉住他,说,你给我站住,这次你必须回答我的话,以后你还干不干没有用的事,另外,你嘟囔的都是些什么话?
       儿子叹口气说,好吧!那么你得告诉我,什么才是有用的事?
       怪不得你总干没有用的事,原来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有用的事。有用的事有很多,比如说吧,学习就是有用的事。学好习,将来你就能考上好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份好工作,工作后就能干得好,干得好就能当领导,当了领导呢……我就不说了,反正你当了领导时,就知道我说的有道理了。现在你告诉我,刚才你都说了些什么话?
       儿子说,既然你非要听,那我就说了,但我要先声明,我并不想说,是你逼我说的,你不许生气。
父亲说,好,我不生气,你说。
       如果看故事书是没有用的事,那为什么出版社要出这些故事书呢?如果看动画片是没有用的事,那为什么要有人搞动画片呢?如果画画是没有用的事,那为啥要生产画笔和图画纸呢?如果看云彩是没有用的事,天上为什么要有云彩呢?他们是不是也在做没有用的事?
       父亲笑了笑,好,下面我就告诉你为什么。出版社出书是为了挣钱,搞动画片的人也是为了挣钱,工厂生产笔和纸呢,当然也是为了挣钱。你不给钱,人家能白送给你吗?这道理显而易见。所以说,他们都在干有用的事。挣钱就是有用的事。把我刚才的话和现在说的话总结一下就是,当官和挣钱,就是有用的事。别的都是没用的事。这道理你一定要记住。本来这些话是不能公开讲的,但你是我儿子,就无所谓了。至于天上为什么要有云彩呢?这个问题你问得就很不讲理,天上有云彩是自然现象,和有没有用无关,和你看不看也无关。下面你告诉我,你最后一句嘟囔的是什么?
       儿子笑了笑,既然只有当官和挣钱是有用的事,那你为什么还要生我这个儿子呢?你把我弄来做儿子,就是干了件没有用的事。我刚才说的话就是,你对我说这些话,也是在干没有用的事。
你是我的儿子,所以我才教育你。
       你说过的,我有可能不是你的儿子!母亲就是这时候走进屋子的,她很生气,指着父亲的鼻子说,你个狼心狗肺的家伙,凭什么怀疑儿子不是你的儿子?
       两个人就吵了起来。
       儿子躲在旁边看起了动画书,看了一页后,他叹口气说,唉!他们这些大人呀,总喜欢干些没有用的事。
1.文中父亲不许儿子做哪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分别从父亲、儿子的角度看什么才是有用的事?用文中的语言来回答。
                                                                                                 
3.你认为文中的儿子会成为有用的人吗?为什么?
                                                                                                  
4.教育有多种形式,家庭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你认为文中的父亲做法对吗?为什么?
                                                                                                   
5.2001年4月湖南株洲某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尹健庭提出“读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在教育界引起激烈争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题型:四川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美丽如初》,完成1—4题。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 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观全文,(1)写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